★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120|回复: 48

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8-6 09:0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8.6.今天学习了一篇好的灵性文章,分享与辟谷家人们,也许会使我们有所感动或开悟!
    佛说: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
    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
    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爱了,是续写前世故事。
    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
    没有哪次相遇可以准备,
    没有哪次重逢可以预演。
    生命是一场情理之中的意外。
    佛说,笑看花开是一种好心情,
    静赏花落是一种好境界。
    人生无尽的悲欢离合,
    不过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历练,
    在落花的那一刹那,
    从心底涌出千差万别的感受。
    佛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
    沉静的眼,平和的心。
    除此世上还有什么更可贵。
    佛说,
    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
    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
    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
    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
    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
    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
    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
    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
    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
    流年滚滚,尘世喧嚣。
    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

    FDFEF8E8-8B48-4AAA-AE47-E9C18C315C2A.jpeg
    FDFEF8E8-8B48-4AAA-AE47-E9C18C315C2A.jpeg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6:3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

    佛陀证悟当下所展现的
    量子心灵效应现象
    释迦牟尼佛当时证悟宇宙实相时,山河大地发生六种变化与震动。这些变化一般上大家只把它当是一种神迹故事来看,难以理解其现象背后原由。若按照现代物理科学来解释,这当中就蕴涵着现代量子力学与弦理论的原理。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瞬间,实际上是‘自我’彻底消融,化入虚空宇宙最深层的万象时空当中!若以心灵学结合物理学来看,那是从一种常态的心灵意识(无明),瞬间瓦解,灵明自性彻底消融入超时空维度的宇宙实相。心灵意识从质量上的质变,进入量能上的量变。这过程若从物理层面来说,就是心灵能场从物质的原子层,瞬间瓦解渗透入了原子核内的中子、質子、夸克、光子、以至融入最細微难的‘弦’态場域。这瞬间的粒子空间能场跨越,可以说质变与量变同时在进行。在微观的物质能量场来看,这一举动将在各个空间维度里,释放出无与伦比的量子能场效应,继而产生能场震动现象。这说明了人类在超微观的心智意识层里,若对固有的事物认知有所改变,心念意识上产生质变的话,那么在宏观的各宇宙维度空间向度里,也同时产生量子能场量变的现象。这能场的发生将会是大无其外,小无其内。佛经上说当时‘他化天’上的魔宫发生震动摇晃,地球也产生震动摇晃的异象,一切都因这既微观又庞大的量子效应而感受到的同一现象。
    以量子力学原理来简单解析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当时,山河大地发生六种震动神秘现象,是想让大家从微观的物理层,进入玄妙难思的心灵层,并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心灵能场在修行中所展现的力量。若能理解物质科学在微观上变化的现象原理,明白了心理和物理之间的微妙联系,自然就不会觉得神通的神秘与玄妙。要知道,人类的心灵能场无始以来,当下与宇宙万物,间不容隙的相互连接,同时与各维度粒子、时空、法界相互重叠连成一体。可以这么说,在每一粒子维度上的超越与突破,既意味着‘界’的突破,其所展现出来的空间概念,将会与我们肉眼所看或感知到的世界,会有极大的差异。这意味着人们在禅定中所经历的各种境界,其实是一种自我现象认知的探索;从一种由相对而成的世界,逐步消融无始无明幻境,渐阶契入无限自性,与一真法界合一,从而体证生命实相,了知宇宙初因,回归本源大道。
    所以从原子→核子→質子→夸克→光子→弦,每一维度的突破与跨越,都会有一番新的景象呈现。这即证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空,是属于分子原子结构层;在这原子层内,还有其它更细微我们感受不到的内部结构世界。这清楚说明了一件事;我们实际上是处于时空相互重叠,维度相互并存的世界。在这基础概念下,也间接阐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哲理精要。

    世尊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开示:“微尘刹土之空间,互相融入不思议,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已多次揭示,我们所在的虚空宇宙,具有多维度的时空,当中层层相叠重重并存,无有穷尽!以现代最新的量子物理与弦理论来解读《华严经》内此等难思议之虚空法界现象,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灵;我想不只在头上三尺而已,十方法界神灵实际上存在于我们当下所处的任何地方!

    所以心念的变化,即是时空万物的变化;各时空能场也同时相对改变。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变化呢?事实上已经起到变化,只是这变化太细微玄妙,以人类粗糙的感官觉知不能察觉出来。再来是一般人的心灵能场的力度,也还没发挥到足以彻底改变物质的外观现象。只有非常少部分心灵意念能场庞大的人,才能达到随时分解与重组物质的形态结构,这就是经书所言的神通法力了。以科学看佛学,用物理说佛理,相互说明引证,就不存在唯物还是唯心的偏颇。佛经最终的经义精髓,是圆融的般若智慧,当中是完整的色空一体。实际上大家无量世以来,一直都具足这完整的如来德性智慧,只因诸多妄想不能证得而以。
    AE09B58F-1109-43B8-9485-D25E03B1216D.jpeg
    AE09B58F-1109-43B8-9485-D25E03B1216D.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6:4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
    南怀瑾:
    佛陀所证悟的是知道:“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而众生畏苦裹足不前;我体悟到欲念的痛苦,而众生贪爱趋之若鹜。”佛陀所证悟的是什么道理?现简单地将之分为四点来说明,但实际上真正的证语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只能通过实修实证去证得:

    一、佛陀感到过去的人和事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历史上的种种都历历如绘地展示在眼前,过去、现在、未来,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时光流年,被一条细长的环索,绵绵密密的联缀在一起,原来无始无终的时间,是在当下的一念,这一念之下已具足了三千大千的风光霁月,说明了佛陀的修证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佛的法身存在于一切时中。
    二、佛陀感受到远近的世界,慢慢地向他靠拢而来,山河大地在他的眼前,散发出五彩的光芒。过去污秽的,现在转变成清净;过去丑陋的,现在是多么美好;过去黑暗的,现在呈现着一片的光明。从青山的翠碧中,他体悟到了佛性真如;从溪涧的涓流里,他证验了无我的真谛,感受到了生命的永恒。世界的远近,对佛陀好像已经没有了隔碍。这说明了佛陀所觉悟的已经超越了空间的有限性,遍一切处而常转FALUN。
    三、佛陀觉悟到世间上的烦恼不如意,只是假名而已,而众生无知,执假为真,计较人我是非,妄起贪瞋痴,以圣者的智能来看,实在是百无聊赖,甚为可悯!佛陀证悟到生死无非假相,众生随着业力,在生死之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为实。其实生死不是两个,而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生命的诞生有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欢喜;生命的殒灭,有种种的伤感,种种的悲哀。以悟者的心智观察,则一切皆为虚妄,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如是而已。事实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并非真正的生,死也非真正的死,吾人之所以贪生厌死,乃“我执”在作崇,一旦有了我执,世间上的纷扰、动乱、痛苦就如影随形般逼迫而来。去除了我执,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里不异,当下就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佛陀此时的心情,恰如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除去我执,证得我空,因此能够度一切苦厄,超脱生死轮回。
    四、佛陀觉悟到我和一切的人类、万物,原来没有对待、差别,虽是草木砂石,也具有菩提道种,皆为平等。佛陀发出震撼古今的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佛性,只是众生因为妄起执着,一念不觉,遂沉沦于生死海中。佛陀证悟到人生也好,宇宙也好,一切都被包含于万法缘起的理则之中。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没有独立性,恒常性,所谓缘起者,即相互因成,物物之间,互为因缘,关系密切,人我本为一体,我和你非二,乃至一切万物皆无差别,生命彼此是贯穿在一起的,融合在一起,彼此没有隔阂,没有障碍。一切的生命皆由如来藏中所引发,菩提种中所生,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因为万物一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帮助你,非帮助你,而是爱护自己。我仇恨你,即仇恨自己,如果能够了解此理,则人人彼此应该互相尊重,共容共成,佛陀由于证悟了实相,因此兴起大慈悲心、大平等心,运用大智能来救度和他一体不二的众生。

    点评

    看不懂佛经,看南怀瑾的这个解释还挺明白的。谢谢法布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9 17: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8-6 16:4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14 13:37
  • 签到天数: 13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8-6 20:4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您的分享!学习受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14 13:37
  • 签到天数: 13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8-6 20:4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您的分享!学习受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14 13:37
  • 签到天数: 13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8-6 20:4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您的分享!学习受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2:04
  • 签到天数: 2467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8-8-6 20: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9-7 09:38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8-8-6 21:0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笑看花开是一种好心情
    静赏花落是一种好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09:4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自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此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

      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09:4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79.佛教改变命运的法则
      
       天下聪明人比比皆是,之所以有时运不济,事业不发达的,都是因为不修道德、因循苟且、贪图安逸而耽误了自己的一生。下面的“修福积德造命法”,是能够真正帮助您的至理名言,应该牢记,并坚持照做,就会扭转恶运,吉祥如意。
     
     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恶念刚生,祸虽未至,福已远去。
      3、不做违背良心和大众利益的事,完善自己的人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改造自我命运的根本。

      二、谦受益,满招损:

      《易经》上说:“上天对于骄傲自满的万事万物,总是亏损他,以帮助谦虚的事物。”山高处的水,总要往下流,以添补低陷的地方。鬼神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总要折损他,而庇护谦虚之人。人心也一样,骄傲自满者,必为人所憎恨,惟有谦虚之人,才受人敬重。

      三、众善奉行:修心向善,广积福德命运自然会改变。

      1、造命在天,立命在人,本立而后道生。力行善事,广积阴德,则人生就会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了。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4、坚持去做这十种善事必有善报!

      1、爱惜物命。2、与人为善。3、护持正法。4、劝人向善。5、救人危急。
      6、公益济世。7、仁义诚信。8、成人之美。9、敬重尊长。10、惩恶扬善。

    改变命运的奥妙

    命运这个话题自古以来传入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之中,从佛法的角度去理解“命运”,“命”是自心存在的那天起已经有了,这里指的“命”就是“生命”,生命是与我们的心倶生的,所以命是很难改变的。但“运”不一样的,因为运不是与心倶生的,而是因心造成而来的,“运”就是运气,是造业而生起的,所以“运”是容易改变的。 “ 命运”这两个伴随着人的出生而存在一世,有时候遇到人生的增强,我们可能在赞叹命运的公正,说自己命好。有时候遇到人生的挫折,我们可能在哀怨命运的不公,说自己命不好。那么,命和运有什么关系呢?究竟命运是什么呢?命运是所谓的“迷信”吗?人为什么有命运?人生与命运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的命运有变动吗?控制命运的力量吗?命运是否能改变呢?如何能开创命运呢?我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些问题不是现在人想出来的,而且牵涉到我们无数代人的一个大问题。不论是学佛者、宗教界,无神论者,科技界与哲学家,都需要正确的认识与回答。才能会改变你自己以前的想法,同时帮助更多人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命与运的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命”和“运”之间存在着因果的关系,“运”是因,“命”是果,总是通过运去判断命。但是很多读者恰恰相反,“命”是因,“运”是果,总是通过命去判断运。我这里所说的“命运”,不是指命运本身,仍然指用文字相表达出来的命运。“命”和“运”是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迥然不同的基本概念。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生在世的基因和过程。
    命就是寿命,是我们人生的基因,所谓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
    运就是运气,是我们人生的过程。运气好与不好都是个过程。其实人生的过程是很多采多姿,在人生的旅途里你会有起有落。人生起步的时候,人们认为运气好,人生降落的时候,人们认为运气不好。实际上,运气是指一切遭遇到的境况,对自己有益处的叫幸运,对自己有坏处的叫歹运。
    命和运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有些命长运不好,有些运好命不长。但命和运没有关系也不是,如果一个人离开命,运便失去了意义;离开运,命就无法动态地表达其基本内涵和变化。这就是命和运的辩证关系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

    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著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增长福寿,就是有名的例子。

    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几天的寿命,心想:“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真是太不幸了!不可以将真象告诉他,他小小的年纪,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

    天一亮,师父压抑著悲伤,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不知情的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与地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过了七天小沙弥还没有回来,虽然断了烦恼的阿罗汉,也难免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怅然伤感,心中正在为再也见不到徒弟而郁郁不乐时,小沙弥突然平平安安地回来了。阿罗汉大为惊讶,牵著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

    “你怎么好好地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

    “没有呀!”小沙弥迷惑地摇头回答。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师父不放松地追问。

    “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我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团蚂蚁被困在水中,我检了一片叶子,把它们救上了岸。”小沙弥如实地回答,乌黑的眸子,散发著喜悦的光芒。

    师父听了之后,马上再进入神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这个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除了慈悲能改变命运之外,修福也可以转坏命为好命。有的人认为自己罪障滔天、恶贯满盈,永远无法扭转命运,其实不然。佛教认为再深重的恶业也可以减轻,好比一把盐,如果将它放入杯子之中,当然咸得无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盆子里或者大水缸中,咸味自然减淡。罪业的食盐无论如何咸涩,只要福德因缘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咸为淡,甚至甘美可口。一块田里,虽然杂草和禾苗并生在一起,但是只要我们持以精进,慢慢除去芜杂的蔓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长大了,即使再多一些蔓草,也不会影响收成,因此深重的罪业可以藉著广植福德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2、佛教重视宿命,但是佛教更重视未来的命运

    佛教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佛教虽然重视过去的命运,但是更注重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因为过去的宿业已然如此,纵然再懊恼,也无法追悔;但是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却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只要我们妥善地利用每一刻真实的现在,前程仍然是灿烂的。因此佛教不沉溺于对过去命运的伤感之中,而积极追求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命运。

    如何把过去坎坷的命运改变成未来美好的命运呢?那就要实践改性、换心、回头、转身的工夫。如果能将难改的性格改变过来,把暴燥的脾气改成柔和,把孤僻的性情改成随缘,命运一定随之改观。现在医学发达,有人得了心脏病,换个心脏,仍然如生龙活虎般充满活力。我们的肉团心坏了,固然要动手术换掉,智慧妙心坏了更应该改换,把坏心换成好心,把恶心换成善心,把邪心换成正心,才能延续生命,常保健康。

    改性换心是改变命运的药方,回头转身更是创造命运的良剂。人间有许多的纷争、痛苦起因于不知回头,平时我们只知道向前挤进,甚至把自己赶入烦恼的牛角尖而浑然不觉,凡事要留个转身的余地,回头退一步想一想,以退为进,我们将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的宽广辽润!

    3、佛教不鼓励人听天由命,佛教希望人开创命运

    有的人遭遇困境的时候,就认为冥冥中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的努力都是枉然的,于是消沉、沮丧,不知奋发振作,把自己宝贵的前程委诸子虚乌有的唯一神去主宰,甘心做宿命的奴隶。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即使天神也无法操纵我们的命运,我们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是创造自己命运的天才,佛陀本身就是典型的例子。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贵为一国的太子,享受无比的人间欢乐,得到万民的景仰。但是佛陀不以皇宫的生活为满足,不甘愿做个庸碌的凡夫,于是舍弃一切的荣华富贵、亲族情爱,独自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创造了自己广大如虚空的生命,而一切的众生也随著佛陀的证悟,开创了未来正觉幸福的命运。

    人生的境遇并不是命定如此,绝对不变的。上天没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圣贤,上天也不能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成圣希贤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只要我们精进不懈,慧命的显发是可期的!

    4、佛教不光是希望人乐天知命,更希望人洗心革命

    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到了心智渐趋成熟的中年,才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可见乐天知命的不容易,但是佛教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之外,更要进一步的洗心革命。

    佛陀是一位慈爱众生的宗教家,也是一位充满道德勇气的革命家。佛陀不止要改革印度四姓阶级制度的社会弊病,更要革除众生心里的种种毛病。佛陀所主张的革命不是伤害别人的性命,而是自我针砭;佛陀理想中的革命不是向外,而是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所进行的一场搏门,唯有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常人有一种习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文饰自己的过失。佛陀数十年的教化,替我们开显了无数的法门,就是要我们洗去心中的尘垢。还给它本来无染的一片洁净。求道的过程无非是洗心涤虑、净化生命的工夫,等到天清月现,朗照大地的时候,就是与诸佛同游毕竟空的良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09:5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说:这几件事俺也做不到

     勿空:师父啊,佛祖这么有智慧和慈悲,他是不是全能的呢?

      无师:不是的

      勿空:难道佛祖也有做不到的事吗?

      无师:是啊,有四件事佛祖也做不到的。

      勿空:嗯,您说说……

      无师:这第一件事就是“因果不可改”,你自身的因果,别人没法代替,需要自行承担。

      勿空:哦哦,那第二件事呢?

      无师:佛祖不能替你开悟,这需要你自己闻思,智慧不可赐。

      勿空:嗯,是这样的,第三是?

      无师:第三件事是“真法不可说”,真正的真理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要靠你自己实修体验。

      勿空:啊?那我们整天听您讲法,不是也没用吗?

      无师:吃饭的时候,并不是最后一口饭把你吃饱的,能说之前吃的都没用吗?

      勿空:嗯,那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无师:第四件事就是,无缘不能渡,佛祖给你指明了路,可是你不走,他也没办法。

      勿空:谢谢师父,容我用洪荒之力去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09:5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报应的五个基本规律.

    一 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将于今生、来生或者遥远的未来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处的环境上成熟它的果报。

    关于这一点,发生在波斯匿王身边的两件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之女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悯,举宫爱敬。一日,王对女儿说:“你很幸福,凭借父王之力,举宫都对你爱敬。”女儿却答道:“我凭自己的业,感得这样的福报,这并非父王的能力所致。”王听后非常生气,高声说:“我倒要看看你自己的业力如何?”随即密令侍从找一最贫贱的乞丐,将善光嫁与他。波斯匿王对善光冷嘲热讽:“你凭自己的业,不要再靠我,今后你自己独立生活去!时间会检验你所说的是否是真理!”此时善光仍然坚持无悔,并心无反顾地与乞丐离宫而去。途中,善光问丈夫:“你父母还健在吗?”乞丐回答:“父母先前是舍卫城最大的长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伶仃孤苦,每日以乞食过活。”善光又问:“先父母的住宅还记得吗?”“当时的宅院已被毁坏,只留下一片空地,地址还记得。”于是夫妇同到故宅,奇异的是,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随处都有地下宝藏自然现出。用这些宝藏,夫妇雇人造宅,一月未满,宫宅已成。

    一日,王忽忆起善光,就问属下:“公主现在生活如何?”有人禀报:“不瞒大王,公主如今的生活并不比大王差。”当天,善光遣夫将父王请至家中。看到女儿家宫宅庄严,王大为惊讶,就去问佛:“我女先世作何福业,得以生在王家,身有光明?”佛对其讲述往昔因缘:“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时代,佛涅槃后,有位槃头王,建起一座七宝之塔供佛舍利,其大夫人见后即以天冠服饰戴在像的顶上,又以天冠上的如意宝珠挂于塔颈,同时发愿: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愿我永离三恶八难之处。当时的夫人,就是善光的前身。后来迦叶佛出世时,有位妇人以美食供养佛僧,但遭到丈夫的阻拦,当时她委婉劝夫:‘我既已请来佛僧应供,这回还是让我满愿吧!’结果丈夫听从了劝告。这位妇人,也是善光的前身。其夫是乞丐的前身,由于阻碍供养,遭受多生常常贫贱的果报,因后来听从其妇之劝,所以依靠其妇而感召大富贵,离开其妇时仍然贫贱。”

    如果善光的幸福是来自于波斯匿王的荫庇,那么她被父王驱逐后,必定会因此而贫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善光的幸福来自于她的善业,所以波斯匿王可以驱逐其身,却不能以此消除她往昔所积之福德,不可能以威势将贫贱之苦加诸于她。

    一天,波斯匿王睡前,听到两内官争论,一人说:“我此生全仰仗大王过活。”另一人驳道:“不对!是自己的业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并不依靠大王。”当时王想:“说‘依王而活’者,可予奖赏。”于是遣人告诉王后:“等会我派人前来,你可重赏他。”又召来那位说“依王而活”者,令他送水给王后。谁知此人刚一出门,就鼻中出血,难以前行,遂请那位说“依业而活”者代他前往。随即,王后即重赐钱财、衣服、璎珞。内官回来见王,见非所遣,王深感意外,就召来说“依王而活”者,问道:“我命你去,为何不去?”内官以实情相告,王听后叹道:“佛语真实不虚!自己造业还自受报,并非他人所能主宰啊!”

    波斯匿王想将受用赐予前者,岂料未曾种此福因的前者却无缘领受,而他不愿赐福的后者反以自己的福因居然得到。所以,苦乐果报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召,并非“万能的主宰”所能赐予。

    基于以上自作自受之理,我们应该明白惟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未来的果报取决于自己现在的所作,前途和命运只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人生来实现生命的价值。所谓的自爱、自立、自尊,就是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负有责任感,这样才会一生无悔,迎来光明的未来。(编者注:虽然如此,但我们绝对不可因此就不去感恩各种助缘,否则未来世必定会有相关果报)

    二 苦乐法则

    无边无际的众生,由于自爱的本能,无不希求安乐、逃避痛苦,即便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蚊蚁,也是日日都在寻求安乐。然而大多数的众生不明苦乐的法则,不知苦乐的来源,所以无缘踏上安乐的正道。他们往往背道而驰,想求得安乐却未曾种下乐因,想远离痛苦却处处制造苦因,如是而行怎么能离苦得乐呢?其实苦乐的根源只在我们的心、我们所造的业。

    每当我们生起善心、说爱语或者帮助他人的时候,总会内心充满欢喜;每当我们生起恶心、说粗语、损害他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内心难过、压抑。这是人所皆知的浅近常识。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内心当下。而苦乐的范畴远不止此,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称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悦的感受都称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关于这一切苦乐感受的来源,成道的圣人比我们见得远为深广彻底,无数的佛菩萨都觉悟到宇宙中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巨细无遗地贯穿于万事万法中。这条法则,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归纳道:

    “不论是凡夫还是圣者,他们身心相续中所有的安乐感受,下至地狱众生得到一丝凉风的快感,都是往昔造集善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不善业产生安乐的可能;相反,众生相续中所有的痛苦逼迫,上至圣者阿罗汉相续中的苦受,都是往昔造作恶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善业产生痛苦的可能。”

    “痛苦与安乐又有种种的差别,同样这是从善恶业的种种差别,没有丝毫混乱、各别相应而感召得到的。”

    佛陀以其一切智,智现量照见万法的因缘,关于人道之中种种的苦乐差别从何而来,佛陀曾经开示说:“国王、长者地位尊贵,是从礼敬三宝得来的;大富之人,财物无量,是从布施得来的;长寿之人健康无病,是从持戒得来的;相好之人容光焕发、肤色洁白,是从忍辱得来的;勤奋之人乐于福事,是从精进得来的;安详之人言行审慎,是从禅定得来的;聪慧之人通澈明达,是从修慧得来的;又有人音声清澈、令人喜闻,是因过去歌咏三宝得来的;有人身心清净、无有病痛,是因过去修慈心得来的。”

    “做人奴婢,是负债不还、不礼三宝的果报;为人丑黑,是遮佛光明的果报;身材矮小,是轻慢人的果报;愚昧无知,是不求学的果报;性格专愚,是不教人的果报;为人喑痖,是诽谤人的果报;耳聋目盲,是不听法的果报;身生恶疮,是鞭挞众生的果报;常遭狱难、扭枷其身,是笼系众生的果报;为人口缺,是前生钩鱼口缺的果报……”

    由此下至无间地狱的凡夫、上及圣者诸佛菩萨,宇宙无量时空之中的圣凡境界,有着种种苦乐的差别,每一苦报必有其对应的恶业之因,每一乐受必有其对应的善业之因,每一种业因必定恰如其分地显现它的果报,既不会颠倒也不会紊乱。比如行善不可能感苦,造恶不可能得乐,又同样是善业,布施不是相好的根本因,持戒不是增财的根本因。所以世间的一切万法都遵循着这个苦乐的法则,永远不可能有什么超越性的变异。

    正因为它是世俗名言中一条永恒的法则,在这个宇宙无时无处不显现它的存在,所以一切真善美的道德行为便有了依据和保证,一切圣贤立教皆基于此,一切生命的求证圆满也必基于此,否则一切世间的美德、一切出世间的解脱都只会成为口中的立论,而变得毫无实义,义士舍身成仁、烈女坚贞守节也成了迂腐无义之行。如能对此生起坚固的定解,那么善恶、苦乐泾渭分明,我们一切身语意的行为必将唯善是趋。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对业果的决定无欺获得不移正见,是为一切佛弟子的所有正见,是一切白法(善法)的根本。

    三 因微果著

    佛陀时代,迦维罗卫国与舍卫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尼俱类树,高二十里,枝叶散布,方圆覆盖六十里。树结果实常有数千万斛之多,味美香甜,果实成熟自然堕地。一天,佛见比丘在树下拾果,就对阿难说:“天下万物都各自有往昔的因缘,人们修福,就象这树,先是从一棵种子开始,以后逐渐生长,最终的果实却会多得无量。”

    业的规律就是如此:即使是很微小的善业,也能感发极大的乐果;即使是很微小的恶业,也能感发极大的苦果。在自然界中,诸如桃李等的小小果核,能长出无量的桃李果实,与此外因果相比,内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极为明显。

    《贤愚经》中有两则公案:

    一天清晨,佛与阿难去城中乞食,途中看见一群小孩在做游戏,他们用泥沙堆砌宫殿、房屋,又做成仓库储藏“财宝”、“五谷”。其中有个小孩远远地见佛走来,凝望着佛的庄严相好,小孩内心禁不住欢喜踊跃,即刻跑去拾取自己“粮仓”里的“谷子”,虔诚地用手捧着,想要供养佛陀,但身体矮小的他不能递到佛的钵里,于是就对身旁同伴说:“我踩在你的肩上供养五谷,可以吗?”同伴很欢喜地答应了。于是踩在他的肩上,将土供养给佛。佛俯身接受了小孩的供养,然后对阿难说:“你拿这土去涂我的房屋。”这天乞食完毕,返回祗桓精舍,阿难就将泥土涂在佛陀房子的一面。涂完之后,阿难见佛,佛告诉阿难:“今天这个小孩以欢喜心供养了泥土,这土涂沫了佛房屋的一边。他以此功德,在我涅槃百年之后,当作国王,名阿输迦。另一小孩,当作大臣,他们共同统治南阎浮提一切国土,兴隆三宝、广设供养,他会把舍利分布到整个南阎浮提,且为我造八万四千座塔。”这个小孩后世就转生为印度的一代名王——阿育王。

    另一个公案:

    佛世之时,有批商人前往他国经商,他们带了一只狗。行至途中,人马困顿,商人们就地休息。在闲静之时,趁人不备,狗便去偷商人的肉,不幸被众人发觉,遭受一顿猛打,脚被打断,最后被弃于旷野之中。当时舍利弗以天眼看见此狗,挛躃在地,饥饿困笃,奄奄一息。尊者随即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得食之后,立即飞临,慈心哀切地将所得之食喂与狗吃。渐渐地病狗的身体得以恢复,它内心欢喜,变得踊跃异常。这时舍利弗就为它说法,不久狗便命终,转生为人。后来,阿难问佛:这狗往昔造何恶业,导致今生堕落为狗。佛告阿难:过去迦叶佛时,有众比丘聚会一处,其中一年少比丘音声清雅,梵呗唱赞十分善巧,人皆爱听。另一老比丘,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每出声自娱自乐,但此老比丘,实是沙门功德圆满具足的圣者罗汉。当时年少的妙音比丘,见老沙门音声浊钝,自恃傲慢,就呵斥道:“长老出声真像狗吠。”等他骂完,老比丘便喝道:“你认识我吗?”年少比丘回答:“怎么不认识?你不就是迦叶佛时的比丘吗?”上座点醒他:“我已成就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皆具足!”年少比丘一闻此言,顿时心惊毛竖、惶恐自责,随即近前忏悔过失。当时老比丘接受了他的忏悔,但因为这一恶口的罪业,年少比丘在此后的五百世中,常受狗身,饱尝痛苦。

    昔日迦叶佛时,有僧修定,因厌闻沙弥诵经,骂其似蛙声,后来感得五百世为蛙;又色都佛时,有一樵夫,自念贫困,于是积资买一金钱,盖在盛满水的瓶上,持以供佛,后来感得生生世世手握金钱,用之不尽,直到释迦佛时,出家也不须乞食,人称为金钱比丘,后证阿罗汉果;又释迦佛时,有一富人,其家产一象,便溺皆成金,富可敌国,有人问佛,佛说此人在色都佛时,因为敬佛,在佛像上将佛所骑的象,涂以黄金,所以感得此报。

    通过这些因果的事实,我们知道果报酬因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等量还报,往往会增至许多倍来酬还。不止像播一粒种收获上百斤果实那样的增倍,内心的造因感果更加希奇,一把泥沙的供养所得的是君临天下的轮王之报,一句恶语所感的是五百世堕落狗身的漫长痛苦,所以心的变现能力要远胜过外种生长的能力。《集法句》云:“虽作微小恶,后世感大怖,能有大损害,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后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由此我们应知微细的善恶业,如影随形,将会出生广大的苦乐。因而对于微小的善业也应励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微小的恶业,也应励力断除,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 未作不遇

    俗话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绝对不会长瓜。如是因才感得如是之果。如果没有修集能感苦乐的正因之业,就决不可能感受相应的苦乐果报。

    我们想要秋收果实,必须在春天播下它的种子,中间细心护理:浇灌、施肥,加上自然方面的助缘: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这样因缘具足,时节一到自然就能收获成熟圆满的果实。如果上述的必要条件不够圆满或者不能具足,那么结果必有相应的缺陷,或者不可能产生。

    世上的一切所求,都不可能凭空从天而降,自有它产生的因和缘。所以真正明白因果规律的人,就会按照因果的规律来积极地创造自己的命运。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理想,但如果不主动地种下正因、积聚顺缘,那所谓的理想都将成为空想而幻灭。不论是希求哪方面的成就,都必须首先明白成功的因与缘,然后随顺因缘,脚踏实地付诸实践,方才有成功的可能。比如要做一位名医,首应发行医济世的大心,然后依止高明具德的老师,依教奉行,学习老师的医德与医术,另一方面潜心研究医典、积极投入实践,主动为自己创造条件,自然会成为名医。出世间的学佛修道要想得到成就,同样需要具备因缘,先要真实发大菩提心,然后如法依止上师,勤积福慧二种资粮,这样有一份因地的行持就会成就一分果地的功德。倘若心高如天,行为下劣如地,妄想得到修行的受用,岂不似缘木求鱼、水中捞月一般毫无结果?宇宙的因果律至公至正,他从来不会偏袒一方、厚此薄彼,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降罪或赐福予人。人只有顺应缘起的规律,但自默默耕耘,天道好还,当有加倍得报的一日。

    图片

    五 已作不失

    佛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我们已造作的善与不善的业,必定会感受苦乐的果报,善恶的业力不会因为时空的转换,而无缘无故地减弱或者消失。虽然业力的成熟有快慢的不同,有的现前感受,有的需要经历漫长的时劫,等到因缘聚合才会受果,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任何一种业会被时间、水、火等外法所毁灭。就象智悲光尊者所比喻的那样:“高空飞翔金翅鸟,虽暂不见身影现,然与其身无离合,因缘聚合定现前。”所以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恶业,虽然暂时没有显现果报,但这些最终不可能不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一旦业力成熟,即使是断除业障的圣者也要感受自己的业果,何况我们凡夫?

    曾有一日,佛在精舍正为弟子说法,突然径直走来一位孕妇,指着佛陀说道:“沙门!你害人不浅!你让我怀孕又将我抛弃,我到处找你都找不着,原来你在这里逍遥享福,现在你说你如何安置我?”

    其实这女子并未真的怀孕,她受外道的指使,将脸盆捆在肚子上,伪装有孕在身,企图诽谤佛陀。当然她的伎俩最终还是被佛弟子发现了。

    在场的弟子诧异非常,心中不禁疑惑:为何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仍会遭受果报?当时舍利弗就代为问佛,是何因缘致使此女诽谤佛陀?佛告众弟子:“久远以前,在一王城中,有一贤女名‘善幻女’,她对修行人非常恭敬,时常予以供养,尤其是对‘无胜’和‘常观’两位法师。无胜法师修持精进、德行高尚,颇受大众敬重,而常观法师,世俗习气却很深重。虽然善幻女每日都以同等供品供养,但在态度上难免有凡夫的分别,对无胜法师她有更多的恭敬。日子一久,常观法师心里不平衡,不禁生起强烈的嫉妒之火,逢人便说善幻女一定与无胜法师有私通,虽然表面上是同样的供品,私下却对无胜法师另有厚意。当时虽有人劝告,但他仍然不断地造谣诽谤。

    “那位常观法师就是我的前身,因为恶意诽谤有德的修行人,曾经遭受无数千年地狱猛火烧身的苦报。虽然现在我已得解脱,但余报未尽,所以今生还要遭到同样恶意的诽谤!”

    所以即使是圆满成就的佛陀,也示现因往昔的诽谤,在历经久远劫后,仍然丝毫不爽地感受恶业的报应。

    又昔日有人想出家,阿罗汉观其八万劫内无此善根,故不许可,后佛言其在八万劫前,曾于山中遇虎,惊慌攀树,并失声叫了一声“南无佛”,以此善根而得出家、证果。

    所以,食少金刚亦决不消,一声“南无佛”,这八万劫前无意所造之善因,在因缘成熟之际,也自然现出它的果报。

    我们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如果没有以对治力忏悔,那么在今生与来世乃至千万劫后终将感受其苦果,在未成熟之前,绝不可能自动消失。反之,往昔一切的善根如果未被邪见、嗔心等摧毁,也必将次第成熟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5-7 17:07
  • 签到天数: 21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8-9 1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7-4 08:44
  • 签到天数: 624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8-9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这些都看不下去,觉得大道理都懂,现在看就觉得句句在理,还会对照自己做到了哪一条。谢谢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7-4 08:44
  • 签到天数: 624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8-9 17: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龚权 发表于 2018-8-6 16:40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
    南怀瑾:
    佛陀所证悟的是知道:“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的不一样 ...

    看不懂佛经,看南怀瑾的这个解释还挺明白的。谢谢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8-11 15:4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18-8-11 15: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_491:}说的太好了,学习了,谢谢你的分享{:11_4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08:3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2.《金刚经》精简白话全文(收藏)

    《金刚经》全文翻译

    第一章
    佛说金刚经的起因那是在很早的时候,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创办了一所学校,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学生。每天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佛就要穿好袈裟,拿着钵盂去化缘,然后把化缘得到的食品拿回来食用,吃完之后还要打水洗脚(因为印度人是光着脚走路的),然后整理好自己的座位,开始打坐练功。

    第二章
    须菩提站起来提问这时候有一位名叫须菩提长者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只见他鹤发童颜,长须飘飘。他向佛行了一个礼,双掌合十恭敬地说:“先生,您经常教导我们要看护好看自己的念头,随时反思自己的言行,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那么,对于那些普普通通一心向道的人而言,应该如何想、如何做、如何平息自己内心的烦恼呢?”佛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我就来解答你的问题。”

    第三章
    大乘佛教的思想佛接着说:“各位同学,怎样才能使自己心平如水,没有烦恼呢?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比如卵生的、胎生的、湿气所生的、化生的,还有那些有思维的、没有思维的、甚至无所谓有没有思维但是有感觉的生物。我都要让他们进入心物同一的境界,解脱生死。我教化了无数众生,可是我并不觉得自己就多么伟大。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自称为得道的人,如果心目中总是有自我、有他人、有众生、有高低长幼的概念,那说明他没有在头脑中消除这些概念的对立,也就是没有真正地得道。”

    第四章
    平常心与平等心佛接着说:“再者,须菩提:对于一个学佛有所成就的人来说,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不要拿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认为自己总是高人一等。更不要戴有色眼睛,凭着自己的好恶去传道,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去对待世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给自己积累美德的基础,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播种着福田。”

    第五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佛继续说:“须菩提,你觉得我说得对吗?我提一个问题你来回答:‘你现在看到你面前的是如来佛吗?’”须菩提回答说:“不是,先生。你并不是你,我看到的只是您的表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生所说的‘我’,并不是我所看到的‘我’,我看到的只是您的表象,相当于您的照片。”佛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接着说:“所有的现象,都只是一种假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才算是达到了问题的实质。”

    第六章
    不要迷信要正信须菩提接着问:“先生,会不会有很多的人,在听了您的讲演之后,对您所讲的道理深信不疑呢?”佛告诉须菩提:“不要这么说。在我死之后的五百年,如果有严格按照佛教的规章制度修行的人,他会理解我今天所说的道理,并且由此产生信念和信心。如果真是这样,说明他与佛有缘,这个人肯定有着极高的悟性。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个有道德、有福气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象这样的人,通过修行,心里不再有‘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他不会固守一个死道理,不认为自已就是真理的代表,也不认为世界是虚无的、没有真理和道理可言的,这就是得道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或者从某种权威的理论出发去认识事物,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做法。所以,既不能迷信一种理论,也不能认为世界毫无规律性可言。所以我经常说,你们这些同学啊,要知道我在给你们讲某一个道理的时候,就象船夫要用船把你们渡到对岸去,你们不要过了河还把渡你们过河的船背在身上。我所讲的道理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何况我在讲这些道理时所举的那些例子呢!”

    第七章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佛接着说:“须菩提,你现在认识清楚了吗?你认为我得到真理了吗?我向你们说什么了吗?”须菩提回答说:“按照我所理解的您的意思,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理’,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也没有什么真理是您可以说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所说的真理,不是随便可以模仿和宣讲的,这就好象‘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此一时彼一时,真理也是如此。当你说它是真理的时候,它可能已经不是真理了。所以,世间圣贤之人之所以为贤圣,就是因为他们不拘泥于教条,才相互有所差别,否则那不就千篇一律了吗?”

    第八章
    传道授业解惑佛又问须菩提:“如果有一个人,把全世界所有的珍宝都拿来施于他人,这个人所得到的福与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啊!先生!当然,这种福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福与德,只不过是先生您打了一个比喻!”佛接着说:“如果又有一个人,接受了我在这部经中所说的道理,包括那四句偈语,并且给他人讲解,那么他所得到的福要比前面那个人要多得多。为什么我这么说呢?须菩提,你仔细听:所有得道的人以及他们所领悟到的道,都是由此经义所产生的。须菩提啊,我们所说的‘佛法’,你要再一次注意,不要把它真的当成‘佛法’,它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第九章 
    谦虚使人进步佛又问须菩提:“一个得了须陀洹果位的人,能不能自认为他得了须陀洹果位呢?”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先生。原因是:能达到须陀洹果位的人,他的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的内心没有偏见,没有私欲,他已经初步领悟到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此心归于平淡,具备了一颗平常心,不再被那些所谓的色、声、香、味所诱惑,只不过还做得不是很彻底,还需要继续修练,这才叫须陀洹。”佛又问:“须菩提,同样的,一个得了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不能自认为得到了斯陀含果位呢?”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先生。原因是:能达到斯陀含果位的人,比须陀洹果位的人修养更高一些,他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抛弃私欲和偏见的修练目的,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在这些事情上下功夫了。这就是斯陀含的境界。”佛继续问:“须菩提:一个得了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不能自认为得到了阿那含果呢?”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先生。原因是:能达到阿那含果位的人,比斯陀含果位的人修养又要更高一些,他们已经完成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思想与行为达到了自由自在、无阻无碍的境界。看起来无须再做任何修行,其实他正好到了能够自由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的阶段。这就是阿那含的境界。”佛又问:“须菩提,一个得了阿罗汉果位的人,能不能自认为得到了阿罗汉果位呢?”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先生。原因是:要达到阿罗汉这种境界,确实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修行方法。如果阿罗汉有这种已经得道的想法,只能说明他没有真正得道。先生,您曾经说我达到了没有贪欲的境界,是一个出色的人。先生,我自己不这么想,我如果这么认识自己,说明我仍然是一个有私欲有贪念的人。正因为我的行为顺其自然,我才是我,我才是一个认认真真修行的人。”

    第十章
    想像与真实的距离佛问须菩提:“你认为我当初在我的老师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学到所谓的佛法呢?”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佛又问:“菩萨居住的地方是不是都很庄严呢?”须菩提回答说:“不,先生。庄严只是一种想象,其实并非这样。”佛说:“这就对了。不要贪恋心外之物,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自然而然。”佛接着说:“譬如有人,身大如山,大不大呢?”须菩提回答说:“大呀!先生。当然这只是您打的一个比喻而已。”

    第十一章 
    大福与小福佛又问:“须菩提啊,比恒河中的沙子还要多的恒河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先生。恒河中的沙子本来就很多,更何况比沙子还要多的恒河呢!”佛说:“须菩提啊,今天我给你说一个大实话,如果有人拿这么多的宝贝用来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那就太多啦!先生!”佛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人按我刚才所说的办法和原则去修行,并且给他人讲解传授,这种福德,比前面那种福德还要大得多。”

    第十二章 
    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须菩提啊,我要强调一下:第一,这部经及其里面的四句偈,你们要广为传播;第二,一定要保存好这本经;第三,要尊重学习这本经的人;第四,这本经放到哪里,就相当于我走到了哪里,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十三章
    按照金刚经所说的去修行那时候,须菩提就对佛说:“先生,这部经我们以什么名字来称呼呢?如何按照这部经中所说的道理去修行呢?”佛说:“这部经的名字就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注意:这只不过是这部经的名称而已。须菩提啊,我再问你:我说什么了吗?”须菩提回答说:“您什么也没说。”佛接着问:“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了,先生。”佛说:“我所说的微尘和世界都只是一种比喻。我再问你:能不能认为看见了我的形象就是见到了我呢?能不能认为修成了三十二种好相貌就是成佛得道的标志呢?”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先生。您所说的三十二种好相貌,只不过是修行到一定程度上的外在表现,那是一种表象。”佛接着说:“以财施人所得到的福德比不上以命施人所得到的福德,如果有人按照《金刚经》所说的道理去修行,时刻把经中的四句偈语记在心上,并且一有机会就给他人解说,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就更大了!”

    第十四章 
    我没有说假话那时候,须菩提,在聆听了佛所说《金刚般若波罗密》之后,深深地领会了经文的内涵,心中豁然开朗,禁不住喜极而泣。他对佛说:“亲爱的佛,您今天说出了如此深刻的经典,自从我得慧眼以来,还是第一次听您宣讲如此深刻的经论。先生,以后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内心就会产生向道之心,以至于明心见性,生成实相。要知道这个人,就会成就第一少有的功德。先生,我所说的这个‘实相’,就象你您前面所说的,只是一种称谓。还有,先生,今天我从您这里听到了《金刚经》,我理解了它,信仰它,用它所讲的道理来修行,这一点不足为难,问题是再过若干年,后来人学习了这部经典,如果他也能理解、信仰和受持,那么这个人的智慧就是世间少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人的内心没有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什么意思呢?这些都是因缘合成的假相,是暂时的和虚妄的。只有我们看透了这世间种种假相,我们才会有所领悟,才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真理。”佛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如果有这样的人,他在听说了这部经之后,内心不恐慌、不畏惧,那么这个人确实具有少有的大智慧。须菩提啊,我所说的大智慧,仍如前说,只是一种指代,是一个名称而已。须菩提,要达到大智慧的境界首先要能够忍辱,这里所说的忍辱,也只是一种称谓,要注意理解忍辱的内涵。比如,我曾经为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时,我的内心没有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如果我有这些概念,我的内心就会产生怨恨。很早以前我作忍辱仙人的时候,内心就已经能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了。所以,须菩提啊,做为菩萨,要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要把现象和感觉做为思考问题依据,应该以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如果有所执着,往往会产生偏见。所以我说菩萨的心,不能只停留在现象上,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须菩提啊,菩萨是为众生谋利益的人,应该象我刚才所说的去想问题并且付诸行动。这里我所说的‘相’和‘众生’仍然只是概念,而概念只是我们修炼过程的一种借助,是我们最终要抛弃的东西。”“须菩提,我所说的都是真话,不是假话和开玩笑的话。我所得到的‘佛法’是无实无虚的。须菩提,如果一个菩萨以一种所谓的‘理论’付诸实践,就象人走进了黑暗,什么就都看不见了。不依教条而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才会见到事物的真相。”“须菩提,将来,若有人努力学习《金刚经》,这个人就是如来。以佛的智慧,我可以预见这个人肯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第十五章 
    学习这部经得到的功德很大佛继续说:“须菩提,若有一心向善学佛的人,一个是舍命布施,另一个是坚信《金刚经》中所说的道理,按此修行,后者所得到的福比前者要多得多,何况抄写传播,给人讲解此经,功劳就更大了。须菩提,总而言之,这部经有着不可思义,不可估量的功德。我愿意为发大乘心愿的人解说,为具有上乘智慧的人解说。如果有人能坚持抄写读诵,为他人解说,我都会看得见听得到,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样的人,就是荷担如来。须菩提,那些沉迷于小法的人,连‘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都放不下,对于此经当然无法领会大义,不会聆听、接受和读诵,更不会给他人讲解传授。须菩提,无论在哪里,只要有这部经的存在,一切人和神,都应供养。经之所在,就是塔庙之所在,大家都应该恭敬作礼,并在经的周围放上鲜花。”

    第十六章 
    学习金刚经可以抵消以前的罪过佛说:“再者,须菩提,一心向善的人,受持读诵此经,这个人先前的罪业,因为读诵这部经的原固,就可以将其罪业抵消,并且可以得到大智慧。须菩提,我在学成之前,曾经拜过许多老师,认真地供养他们,因此获得了功德。以后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此经,那么他所得到的功德,比我所得到的功德要胜过一千倍一万倍,甚至难以计算。须菩提,若有一心向善的人,到了后来的末世,还能够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一一说出来,有的人听说了,心理就会失去平衡,甚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啊,要知道这部经的意义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第十七章 
    深刻理解“无我”的道理那时候,须菩提对佛说:“先生,一心向善的人,一心想要明心见性悟道,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的心理,怎样降伏心中的烦恼呢?”佛回答说:“一心向善学佛的人,一心要求得大智慧的人,首选应该立下这样的志向:我要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见性成佛,只到最后。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有‘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须菩提,求得大智慧,实在没有一个定法。须菩提,你说说看,我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什么方法?”须菩提说:“没有,按照我所理解的您的意思,你在然灯佛那里,确实没有得到什么万能的方法。”佛说:“你理解得对。我确实没有得到一个什么方法,如果真是那样,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正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方法可以得到大智慧,所以然灯佛才给我授记,说你在来世,就要成为佛了,号释迦牟尼。所谓‘如来’,所谓‘方法’,正如‘如来’的字面意思一样。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果,明心见性了’。须菩提,实在没有一个方法让佛得道。如来所得到的道,不是实有的也不是虚无的东西。所以我说,一切的方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我所说的一切法,都只是针对那时那地而言的,是一种指称。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菩萨如果口出狂言,说自己要‘救一切众生出苦海’,那他就不叫菩萨了。为什么呢?佛法不是刻意能够模仿的,佛法是不留痕迹的,实在没有一个定法,可以叫做菩萨道或者菩萨行。所以佛说一切佛法,并无你我众生他人,高低长幼的概念。须菩提,如果菩萨自己说:‘我要把佛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样说的人不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佛所说的庄严佛土,并不是真正的庄严,只是比喻而已啊!须菩提,如果一个菩萨深刻领会了‘无我’的道理,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菩萨。”

    第十八章 
    过去、现在和未来佛接着问:“须菩提,按你的观点看,如来有没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呢?”须菩提回答说:“这些如来都有。”佛又问:“须菩提,正如恒河中所有的沙子,佛说那是不是沙子呢?”须菩提说:“如来说是沙子。”佛说:“假设有象恒河中的沙子一样多的恒河,又有象这些恒河中所有沙子一样多的佛世界,这个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那就太多了,先生。”佛告诉须菩提:“在你所在的国家中,所有的众生,有多少心理,我全都知道。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心’,也只是一种指代。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啊,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章 
    平平淡淡就是福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把世界上所有的珠宝都拿来施舍于人,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多不多呢?”须菩提说:“是很多,先生。”佛接着说:“须菩提,如果福与德是实实在在的,我反而不会说得到的福德多。正因为真正的福德你觉得好象什么都没有,我才说这种福德多啊。”

    第二十章 
    佛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个形象佛问:“须菩提,你认为佛是可以以形象看见的吗?”须菩提回答说:“不是,先生。如来不能以佛具体的形象见到。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佛本身,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佛接着问:“那么,如来可以以其它的形象而见到吗?”须菩提说:“也不可以,先生。如来不应该以具体的形象出现。为什么呢?那种形象都是不真实的、虚妄的。”

    第二十一章 
    我什么也没有说佛说:“须菩提,你不要这样去认为:‘如来今天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啊!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我今天所说的是佛法,那就是在诽谤我,是由于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意思造成的。须菩提,所谓‘说法’,并没有什么‘法’是可以说出来的。”须菩提回答佛说:“先生,将来会有很多人在听了这部经之后产生信念和信心吗?”佛说:“须菩提,你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众生,也不是不可能是众生,所谓‘众生众生’,如来认为不是你所说的‘众生’,那是一种暂时的称谓。”

    第二十二章 
    我什么也没有得到须菩提对佛说:“先生,人们说您得道了,其实您什么也没得到,是吧!”佛说:“对对对。须菩提,对于道来说,我什么也没得到,这才叫‘道’。”

    第二十三章 
    佛法是平等的佛说:“再者,须菩提,佛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这才是‘道’。用一颗无私欲无贪着的心去修行,一心向善,就可以得‘道’。须菩提,我所说的‘善法’,你不要认为就是‘善法’,那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第二十四章 
    还有比这更大的福吗佛又说:“须菩提,在这个世界上,把比须弥山还要多的珍宝拿来施舍于人,还不如修习和传播此经所得到的福德大。”

    第二十五章 没有什么需要我去教化的佛说:“须菩提,你们不要以为我要度尽众生。须菩提,不要这么想。为什么呢?实在没有众生让如来去度啊!如果真有众生需要我去教化,那我就有了‘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须菩提,如来所说的‘我’,是一种抽象的指代,那些‘凡夫’,就以为真的有‘我’。须菩提,所谓的‘凡夫’,那也是一种抽象的指代,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第二十六章 
    不要搞个人崇拜佛又说:“须菩提,能不能认为佛的相貌有着特殊的威严和壮观。”须菩提说:“应该是这样。”佛说:“照你这么说,那些帝王也就是如来了!”须菩提改正说:“先生,我理解错了。”那时,佛就说了一个谒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章 
    物质不灭,运动不止佛说:“你如果认为:‘如来不经过自我就可以得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佛接着说:“你如果认为什么都是‘空’和‘无’,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第二十八章 
    受而不贪佛又说:“须菩提,如果一个菩萨用无数多的珍宝来施舍于人,而另一个菩萨懂得了‘一切法无我,物我同一,心物一元,得成于忍’的道理,那么后者所得到的功德要远远地胜过前者。要知道,以菩萨的境界,是不接受福德的。”须菩提追问道:“为什么说菩萨不接受福德呢?”佛回答说:“菩萨可以接受福德,但是不应该贪恋,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第二十九章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就是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这个人没有理解我所说的意思。为什么呢?‘如来’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意思。”

    第三十章 
    世界的统一性佛说:“须菩提,把整个世界碎为微尘,这样的微尘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先生。这都是您所做的比喻。”佛解释说:“世界上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就是所谓的‘一合相’。我所说的‘一合相’,仍然只是一种指代和名词的借用。须菩提啊,所谓的‘一合相’,是不能用语言可以表达得清楚的,只有那些凡夫俗子,才会想从其中找出个究竟来。”

    第三十一章 
    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认为人们的思想存在着‘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观念。’这个人理解了我所说的意思吗?”须菩提回答说:“这个人没有理解您所说的意思。为什么呢?您所说的这些东西,是您为了说明问题的一个借用而已,不能以为这就是佛所说的真理。”佛接着说:“一心求道的人,对于任何佛法,都应该这样去理解,这样去修行。不要动不动就在脑子里产生出一个理论来,这叫‘不生法相’。须菩提,我所说的‘法相’,并不是‘法相’,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第三十二章 
    人生如白驹过隙佛继续说:“如果有人用全世界所有的珍宝来布施,比不上有人一心向善,读诵传播此经。要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向众人讲授《金刚经》的意思。要明白,一切实际的方法,如同梦幻泡影,都是一闪即逝的。应该这样理解《金刚经》中所讲的一些道理。”佛所讲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到此就结束了。长老须菩提、各个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世间的天人和阿修罗,听到佛所说《金刚般若波罗密》之后,都非常高兴。从此就按经中所说的去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08:3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颗心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

    南怀瑾评价说:“《金刚经》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我们研究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将《金刚经》的宗教形式放一边,不论你信奉佛教与否,都可以从这部经典中汲取最有营养的人生智慧。纵览《金刚经》,我们可以知道,人生需守住八颗心,便可解脱烦恼、获得幸福、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平常心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释迦牟尼佛祖)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饭,饭后,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便盘坐在座位上。

    乍看上去,这段话描述的就是佛的一段日常生活,并无奇妙之处。可细想一下,像佛这样具有大智慧、超凡脱俗、德高望众的人,其平常生活与普通僧人并没有两样,也要自己化缘,自己洗脚,吃完饭就打坐休息,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按说,佛陀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子,有这么多的护法,如果佛陀稍稍摆个师父的架子,他身边的弟子一定很乐意供养他。可是佛陀没有这么做,这是佛陀慈悲,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并且以身作则,将真理介绍给世人。

    真正的真理就在最平凡之处,就在最平常的事物之上,平凡到极点,亦是伟大到极点。真正的圣人都是于平凡处见伟大,在平常中修行而体悟境界。正所谓“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去体会道呢?《金刚经》告诉我们,要拥有平常心,所谓穿衣吃饭即是道,平常心是道。真的平常心就是心止于至善,而不是忐忑不安,就是不计较输赢,从容不迫,就是干净而温和,宽容而镇定。

    一个人只要安住自己的心,不管他在做什么,打坐也好,走路也好,吃饭也好,你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那份宁静、祥和与自在。

    二、安定心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译文:应当如何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觉悟?如何降伏妄心?

    《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不安定的烦恼因素,也是整个佛法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若没有安定的心,给他再多的名声和财富他都不会满足。比如社会上有很多人,经过努力买房买车,衣食无忧,生活宽裕,却偏偏心不安著,非要跟那些坐拥豪宅豪车的人相比,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终日郁郁寡欢。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良好的心境呢?就是因为我们还有烦恼,所以才不能获得自在。佛教认为,一念之间,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要大加修行,根本就是要“善护念”,也就是要让这些烦恼“住”,要“降伏其心”。好好的掌控好自己的心念,千方百计把自己各种想入非非的想法停下,各种念头止住了,由此产生的各种痛苦自然也就消失了。

    三、奉献心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译文:菩萨既然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于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时,应当无所住。比如行布施的时候,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

    提到布施,应当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布施后就忘记这件事了。而且布施的时候,是不会看对象的,只有这样,才能修得功德圆满。

    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学、中学、大学,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给予,究竟又有几个人想到自己给予了别人多少呢?对于别人的给予,我们要抱着感恩的心去接受和回报他们,人有感恩的心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在为别人付出,同时每个人都在接受别人的付出,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感恩。

    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或者说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布施的。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布施,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布施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真正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奉献。

    四、无相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世间所有成形成体的,都是以心执相、都是虚妄的,好比在梦中,你看见山河大地亲朋好友,而实际上并没有。如果见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虽然有生灭变化,而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知道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即如来法身。

    从大千世界到微尘,从国家到家庭,从感情世界到物质世界……无一例外,皆是因缘所生,并随条件之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有跌宕起伏,有风平浪静,有阳光灿烂,有暴风骤雨......而让我们的心也生起了爱恨喜怒,随境而生,随境而灭。最后傻傻地发现,我们当了一辈子的演员,随剧情而表演,从来没有做过真正的我。

    当你离开世界的那天,回头再看自己的一生,你还会要自己的孩子一定得考得最好、学得最好;自己一定要干得最好、业绩要最棒;自己一定要住得比人高档、穿得比人漂亮、吃得比人丰富、出行也比人奢侈;别人伤了你,一定要以牙还牙吗?你追求一生、执着一生的东西,你却什么也带不走。

    今天爱你、疼你、恨你、伤你、怨你、折磨你的人和境,该来的让它们来,该去的就让它们去。不去执着,你才知道你还是你,你没有被它们牵着走,这样你才做回了一个真正的你。

    五、进取心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文: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过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非法呢?

    对佛法也不能执着,要像竹筏子一样,过了河就舍弃掉,对佛法是这样舍弃,世间知识、经验更不用说了,这才是真正的万法皆空。我们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曾经有助于我们的旧的思想体系该抛弃的也要抛弃,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得大自在。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

    佛的本意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着。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有某种向上的追求。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成功了,我很光彩,万一失败,就觉得没面子,这就是对成功的执着和过分在乎。

    另外,我们对追求的事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被夸大了,一旦不能成功,会很痛苦。我们也会执着自己的经验方法,以为这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模式,从而变得自以为是,不能采纳他人意见。甚至在做事中,因为固执己见,产生对立冲突,使人活得很累,产生忧虑和焦躁。

    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惟有这样,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着,心无所住,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


    六、无住心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住在物质现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现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应当无所住。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欲涌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些人不再谈论人生、理想、国家、社会,而是更多地谈论电影、股票、服饰、美食、足球、明星等等。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是现代人应有的权利。但是,人切不可成为物质的奴隶,陷溺于拜金主义的狂潮,从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

    《金刚经》的“无住”心,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感,使其保持澄明心性。面对汹涌澎湃的物欲大潮,必须以金刚般若大智慧斩断物欲,才能将生命提升到天心月圆的光明澄澈之境。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上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人都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对于有关自身之事作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

    假使心起了烦恼,那么即使在社会上很有地位、财富,生活也是空虚的。如果心中颠倒梦想,高楼大厦无异于监狱,美味佳肴就是毒药。古人说:心安事无问,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自在,远胜山珍海味高床大屋。


    七、当下心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译文:过去心了不可得,现在心了不可得,未来心了不可得。(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意识现象,相继不断使我们错谬的以为己心。)

    过去心不可得,意思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就应该放手,不应该有执念。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沉溺于对于过去的自豪或悔恨中。过去的成就或者过去的错误其实都流水一样过去了,如果你想回到过去找到你心的真谛显然是不可能的。

    未来如同过去一样虚幻。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未来将会如何到来,将我们的心放在未来无疑就是将真理诉诸于猜测,对于未来心往往会陷入猜测和狂想之中。未来还没有来到,人们贪恋未来,无非是对未来存着各种幻想,认为真正的真谛会在未来取得。

    那么为什么现在心也不可得呢?佛说过,一念之中有九十起生灭,以电光石火之快,尚不能比。心念的生生灭灭,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心念就已经成为过去。这就是“现在心不可得”。

    我们之所以无法放下执念,是因为我们总是执迷于过去心、现在心或者未来心。执着于虚妄的心念,我们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心灵上的超脱。

    “过去心已灭,现在心无往,未来心未至”。三心不可得,就是叫我们放下对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执着。不执着于三心,才能看得开,才能放的下,才能轻轻松松,才能了无挂碍。所以知三心不可得,解开心缚,放下执着,方能身心轻松。

    八、随缘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人生如梦,苦乐如泡影,成败如朝露,荣华富贵如浮云,名利如镜花水月,宇宙间万事万物瞬息变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人也不过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怎能永恒地留住自己喜欢的东西?天地间万物,人只有暂时的使用权,哪有永恒的所有权?

    一个人若能领悟到一切万法的本质皆缘生缘灭,看透自我、苦乐、名利、美色等,世间万物之心便会生起,这样就能逐渐明白凡事不必过于执着,应以随缘的心态做事。顺境时珍惜眼前所有,以良好的机缘去成就事业,活出幸福的人生;逆境时坦然地面对、承受、化解人生中的各种困苦,依然能笑对人生,活得轻松、自在。如此,无论顺逆境,一个人都能坦然面对世间的悲欢离合、炎凉冷热,超越成败、荣辱和得失,甚至生死,随缘而行,无住生心,便能领悟人生的大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