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706|回复: 43

微信组-每日读书打卡(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2-1 11:24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2-14 20: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兵 于 2020-2-14 20:53 编辑

    本帖为【辟谷论坛】微信组每日读书打卡帖子。


    我们每日来此贴回帖,打卡读书内容,分享读书感悟,也可提出读书过程中想不通的点,我们一起唠唠。


    微信组成员为:张兵、竹子、筱雪、思凝、孙履真、王峥。


    抗击疫情期间,我们一起宅在家里学习哦。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2-1 11:24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1: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兵 于 2020-2-14 22:25 编辑

    先占上。

    此楼留作导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 13:2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20-2-15 20: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兵最帅 于 2020-2-15 20:19 编辑

    张兵-2020年2月15日

    咱们推荐的书,有的读过了,有的没读,看着书名是真的不愿意去看,可能我年纪还小,没啥阅历。之后会时间带着好奇心去读读。

    家里有一本之前从办公室顺的书,李玫瑾著的《幽微的人性》。是李玫瑾参加杜文涛主持的一档节目《锵锵三人行》,随行邀请了付剑锋、陈丹青、刘少华、于世存等人。书是以对话、聊天的方式编著的。

    微信图片_20200215201505.jpg

    我还没看太多,几十页。虽然对话的形式挺轻松的,但是内容并不轻松,甚至有些沉重。

    李玫瑾常会据很多之前参与的案件,不是自杀就是杀人的,案件的人物基本都有些变态。

    看到第63页,那一张的话题叫:“通过行为可以推测长相”,请的是陈丹青,陈丹青是个画画的,李玫瑾也是,她有个称号“国内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这节中,杜文涛提了这样一个话题,他说看过一个犯罪学着的研究,接触过的所有的变态杀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李玫瑾也在之后的举例中证实了这一观点。

    而这一观点跟咱的文化很一致,夫妻关系搞好了,孩子自然健康向上。

    其中一段,陈丹青问:犯罪者有没有同一类型的脸型,李玫瑾说:“尖下巴、小眼睛、嘴唇厚”。看到这还吓了我一跳。

    我也是祖传的小眼睛、尖下巴、厚嘴唇…… 哈哈哈

    这个其实也跟柯云路老师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很一致,长相是修来的。

    柯老师以前在《工作禅24式》中有一节讲的是让女人年轻20岁的保养秘诀。

    柯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功法《舒展眉心放松法》。

    我有翻进去看了下,具体操作方法大概是:

    闭上眼睛,先眉心紧锁,然后放松,舒展眉心,再微笑。
    还有一个暗语:“眉心松,展慧中,脸微笑,心从容。”反复默念这个暗语。
    这个功法也挺明了的:哈哈,心都舒展开了,不年轻才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2-10 11:0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2-15 2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晋-竹子 于 2020-2-15 22:11 编辑

    10b4ece8cbf3d14307013d742c0aca3.jpg

    2020.2.15
    今天看了柯云路老师的《人类神秘现象破译》。

    我原本以为神秘现象是一些很宏大难以理解的,比如百慕大,外星人,特异功能之类的。

    但刚翻开书,就被吸引了,书中写到:我们不认识的事物,对我们就是神秘事物。

    神秘事物包括太多啦,占卜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小小的龟甲就能卜吉凶,预测未来?

    中医的奥秘是什么,它的神秘力量来自哪呢?

    就连我们认为最不神秘的事情,同时也是最神秘的。艺术的奥秘是什么?为什么创作中经常会有一瞬间的灵感,那灵感是从哪里迸发的?

    灵感是我们本来就知晓的事情吗?还是某种状态下突然出现的的力量,怎么能经常进入灵感的状态呢?

    这样一想,我不认识的事物太多太多啦,而这本书正是研究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神秘现象,习以为常的神秘现象,古来无解的神秘现象。

    柯老师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一个正确的研究态度。

    想要研究了解这些神秘现象,首先要放下我们的固有思维,回到一种“无”的状态。通俗来讲就是“空杯心态”吧。

    我们已有的观念、理论、经验、成规等等所有的思维,既让我们认识了世界,同时也束缚住我们认识世界。

    要放掉全部束缚,因为深海里是点不燃火柴的。

    柯老师的文字有莫名的能量,读到这一段我完完全全地彻底放松了下来,分享给大家。

       “总之,我们希望所有的读者朋友,能够在一种洁净自然的状态中阅读这部书,要使自己的心灵首先放松下来,放下一切,在一种“无”的状态中。

        更具体些讲,希望你能平平静静地坐下来,把身体放松下来,从头、面部、到双肩,到手,到全身,由上到下,直至脚部都放松下来。

        肌肉放松下来,表情放松下来,眼睛等五官放松下来,牙关放松下来,眉宇特别放松下来,舒展开来,五脏六腑放松下来,骨骼、骨髓都放松下来。

        一切都没有梗阻,一些都无芥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6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几天又在看金庸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6 1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很大的问题,我那么热爱的金庸武侠,最近读来总觉得这块不通,哪块不合理,就边读边吐槽,甚至现在敲下这行文字时,有点失落,好像我再去读武侠时会失去这份热爱,失去这一大片自己曾经最熟悉的乐园,好吧,先撂过,说一下最近在读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6 13: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读一个注解的《伤寒论》,比较有意思的是,读这个人的书,许多地方就跟读柯老师的书一样,比较形而上,但又很落地地讲到许多日用而不知的原理。
    他讲伤寒论的经方治病,是在经络层次按照六经辩证来施治,然后花了很大力气讲经络这一层次的能量特性,即是说,人体除了肉体水谷运化能量的传输,还有经络上另一套能量的传递,这一套能量的传递,是即时性,瞬时性,而且不太依靠肉眼可见的物质来传递,而是通过附属于物质上的特性。
    比如讲桂枝汤中的桂枝,一般说桂枝扶肝气升阳,但是他讲古时将肉桂树称作“梫树”,说这种树生长之地周围三四尺内是没有其它草木能成活的,而且有做过实验,用此树的的树枝做木楔子,钉入其它树的树干,其它树第二天就会枯萎死掉,即是说,此树有极强的侵略扩张性,能将自己的气息向外张,所以中医用它的扩张性,至于为何用其枝叶最末端,则是按照中医的类比性,希望这种扩张能向着人体的四肢末端,至于这种扩张是有邪性还是正能量的扩张,他用一个比较牵强的说法,说是那犹大在耶稣死后跑到了肉桂树下,被此树正义的能量侵袭,良心发现,吊死在肉桂树上,以此来说明此树还是正气偏足。
    读此人之书,让我觉得,要是谁写的书我看不懂,那我就不必看了,真正懂的人,能用最简单的话表达出最深的意思。
    书里讲到,对于病毒的治疗,中医从更高层次的能量上去治疗,消灭病毒的“灵魂”,则被感染的细胞也会瞬间正常,举例用中医治疗感冒,认准是哪一个汤证之后服药20分钟后完全和正常人一样,还有一些更瞬时的,乃至于药只要配出来,拿在手里,病已经逃之夭夭的例子,我是没有经历过的,但是作者也提到说,中医的治病层次,有许多人根本不信,但是真正高明的中医大夫才不管那你信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6 13: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明大夫会说,不信就去死吧,而且显的很绝情,没有什么同情怜悯患者的意思,绝不像西医院里对那些身患重症的病人人道主义安慰,他说,这是由于中西医技术的不同而定,中医对于病人的病,是我知道怎么做,告诉了你,你不按照我说的去做,你不去向着活的方向走,那怪谁?而西医呢,这病我们是真治不了,对着一个重症患者,西医大夫在心里判了死刑,当然会给点代偿性的爱心了,但这种爱,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道亏爱成”。
    这就又联想到,在微信上看到的一个观点,将黄帝老子一脉看成是治未病,即从正向上不让人生病的较高层次,而将神农尹伊一脉看成是治已病的从情绪能量上的较低层次,按照这个说法,那么柯老师讲的我若不病谁能病我,《破译疾病密码》应该是结合着这两种的方法了,大家从心里知道病的来源,并且拨动观念上的毒瘤以祛病,在从生活上认识如何就能年轻如何就能不生病,这么一说,柯老师比古之圣人还厉害?我想这倒不一定,只能说治未病治已病本来就是坚白之说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6 14: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回到中医的“一剂知,两剂已”,中医治病,现在人们的印象就是“你回去吃上三天再来”“你再吃三天再来”,“慢郎中”之说让人汗颜,遇上外科流血就更不用提,只能给西医打下手。要我们相信中医经方的“一剂知,两剂已”,似乎有些困难,就像大家辟谷之前看辟谷一样,但是,要是真的体验过几次中医20分钟治感冒,可能对于经络能量就有些相信,所以,实践出真知,说出来的道理,不是道理,只是句话,要兴起中医,就得找机会自己尝试,“得心应手”不对,应该“得手应心”,真正知道,明白,是做到后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2-10 11:0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2-16 22:4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履真 发表于 2020-2-16 14:18
    再回到中医的“一剂知,两剂已”,中医治病,现在人们的印象就是“你回去吃上三天再来”“你再吃三天再来” ...

    道亏爱成,这个词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2-10 11:0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2-16 23:2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写了好多不小心删了!
    今天读到《人类神秘现象破译》第二章,关于灵感的描写很有趣,很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7 14: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读新买回来的这本《亲密关系》,大概看了一个章节,其中有一个练习让我感受颇深,希望分享给大家。




    练习是这样的:


    写下初遇时,你在伴侣身上发现的所有优点,把相处至今新发现的优点也加上去。然后,另拿一张纸,把你现在在对方身上看到的缺点也写下。把两张纸放到一起,第一张纸上列的每项得十分,第二张纸上列的则扣十分,看看你的亲密关系是正分还是负分。


    其实这个练习很像落地作业——写出对方的21条优点。


    许多人做完这个练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虽然他们的亲密关系经历过许多困难或危机,但另一半的优点其实还是多于缺点的。


    只是我们每个人和自己的另一半相处久了,就忘了当初被另一半吸引的原因,而只注意到对方不好的地方。


    就像情侣或夫妻吵架,两人总是互相埋怨对方的这不好,那不好,要不就是自己受了这委屈,那委屈……


    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事实上是由另一半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或对于重要感与归属感的需求。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与任何情景和情势无关,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而触发。


    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平时我也会和自己的伴侣吵架,也是属于无厘头,无理由的那种,就很作很作要吵出来个所以然才可以,慢慢地,经过自己的一些接触和学习,我明白了我要多去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欣赏他……所谓伴侣,就是从对方身上互相学习,然后一起变得越来越优秀。


    何为伴侣       柴火油盐烟火气

    可否具体       贫贱富贵不相离

    可否再具体    和你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晋-竹子 + 100 继续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7 16: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了《小王子》,虽然是本常见的书,但里面有些话很有意思,尤其是面对大人和小孩的一些角色定义之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晋-竹子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 13:2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20-2-17 20: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兵最帅 于 2020-2-17 20:55 编辑

    张兵-2020年2月17日

    今天还在看李玫瑾的《幽微的人性》,看到有个话题非常有趣:圈养的孩子容易玩阴的。

    李玫瑾举了一个张某某的故事,30多岁,因拐卖人口被判刑,刑满出狱后,又在不到3年内,作案9起,杀害10人,其中一名还是孕妇。2007年因故意杀人、抢劫罪被判死刑,次年被执行枪决。

    微信截图_20200217205121.png

    李玫瑾在走访张某某的家庭环境发现,张某某的父亲温和软弱,母亲强势,被“圈养”的张某某小时候就患上了癫痫。


    李玫瑾认为张某某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张某某患病,也诱发了张某某之后的一系列犯罪行为。


    随后,李玫瑾讲了这样一段理论:如果一个人早年老被教成乖乖孩,很老实,他其实会有情绪的,但是他没有机会跟比人拳脚相向,没有那种甩开膀子干一架的感觉,他会怎么样呢?愤怒从身体表现不出来,就都回到了心里,于是就开始积攒仇恨。那些变态的人基本都是这样,从小跟人打架的,长大绝不干这种事。


    这段话可能很多家长都不赞同,但就是这个道理啊。


    打架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很有趣的环节,如果一个人早年经历过打架,到成年就不会特别有暴力倾向。


    我小时候有个同学,一个村的。我俩都属于家里管得特别严的,我打小叛逆,他相对乖很多,因为两家不远,我连走的还算近,俩家父母也很像,都是不听话,做错了就打。


    应该在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人没做作业,被老师逗留叫了家长,也都被各自家长打了一顿,第二天我们约好离家出走,规划了路线,当晚也都从家里偷了钱。


    出发时候,我的那个同学就爽约了,我们几个一大早出发走路去了秦镇(20多公里),逛了一天,晚上各自回家。


    事后,他说他不敢,他妈如何如何打他。


    2年前那个同学结婚了,后来陆续从其他同学那听到他家暴媳妇,应该在今年年前,我跟一个村里的同学聊天,才知道那个同学离婚了。


    反而那些当年很叛逆的、打架的同学人家结了婚,夫妻关系都还挺不错的,有个别还是“妻管严”,但夫妻也都挺融洽的。


    这挺合适李玫瑾的这句话:被圈养的孩子容易玩阴的。


    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我很想尝一口冰糖到底是啥味,但从小父母都不让尝,我心里就一直膈应着,留着多年的悬念,等到我长大了离开了父母,我尝了一口,真甜,那一刻我就对糖上瘾了。


    小时候被圈养、不让这样那样,应该也是这个理,当我能自主一点的时候,稍微尝到一点甜头,我就爱上了当年不让我这样那样的事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晋-竹子 + 100 老铁,666666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 13:2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20-2-17 2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思凝 发表于 2020-2-17 16:19
    最近看了《小王子》,虽然是本常见的书,但里面有些话很有意思,尤其是面对大人和小孩的一些角色定义之类的

    尤其……  就没啦?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8 18: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8 1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看的书《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我觉得书名可以是:救救孩子/爸爸妈妈/老公老婆/其他人,还是救救你自己。
    书中这样说到: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孩子吗?
    同理如果不是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的父母/老公老婆/他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人吗?
    好扎心有没有,因为发现都是自己的问题呀。都是我投射出去的呀。
    投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把自己身上不喜欢的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说你不能接受你是一个自私的人,你就把自私投射到外面,你就会经常看到自私的人,你自己气个半死,但其实那是你投射出去的,你根本看不到对方真实的样子,你看到的都是你的投射。是不是更觉得扎心了?因为我看到别人身上那些恶劣的品质都是我自己身上的,因为自己接受不了,所以扔给了别人!!

    书中又说到: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
    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到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石头。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在佛眼里这个世界一切都如此完美?这个所谓的五浊恶世为什么在佛眼里也是净土,因为佛是用佛眼看世界,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圆满的空性,万事万物都是圆满的空性,所以他看到的世界如此圆满又完美。

    所以说中提到:如果你看到银幕上有瑕疵,先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不是外面的世界外人怎样,而是我们用偏见用无明在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的孩子,家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晋-竹子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2-10 11:0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2-18 23:3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看柯老师的《人类神秘现象的破译》

    今天看的这几页,就像是说给我们的。其实很多时候大部分人是没有判断力的,对这个世界,人们都是以“见得多”为认识基础的。

    再奇异的事情,人们只要见得多了,就会成为可以理解的事情。多数人可以理解了了,它就“被”正确了。

    所谓的三观,标准,道德,就因为大多数人默认它是对的,所以我们就对它深信不疑,但对在哪里,自己也说不上来,分不清楚。

    很多时候不能只依靠自己的脑壳判断,听信人云亦云,要用心,用感受去判断,那是不会骗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9 1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大舅家帮忙打地面,和外公搭伙搬了一会转,有点感想。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叫“魍魉问影”,“魍魉”是什么?有两个说法,第一是人死为贵,鬼死为魍魉。第二是,人被光照会有影子,而影子的影子就是魍魉。有一天,魍魉对着影子说:你看你,一会坐一会站的,你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事,整天跟着别人后面转!

    影子说,嘿,所有人都可以说我,就你他么不能说我,你还是我的影子哩。再说了,你是因为我动才有你,我是因为主人才有我,那主人说不定还是不能自己掌控自己,谁说得定呢?

    这个故事讲来,我都想问:这段文字是不是我打出来的?

    谁在控制我的行为思想?那种能量在我身上推动我的行为?

    这种问题一旦你认真去想,其实很烧脑,因为人的思绪会很快闪出许多似是而非的人格化或者自然现象的东西,但是最后就像做了一场春梦一样了无痕迹,什么也抓不住。

    就从一个现象说开去——观念,或者叫信念。

    外公年前买了一双鞋,13元,年前就给我说过,还很自豪,自己花最少的钱买了一件挺称心的物品,昨天他又指着自己的鞋对我说,你看,我这鞋真不错,一点都没变样,才13块买的。

    我突然想,我大舅年轻时,是一个很讲究的人,现在也还是,我妈给我讲过几次,我大舅穿着白色回力牌球鞋在人多处故意换着撑着自己的左右腿,在人面前擦球鞋上的尘土。而我的表兄表弟们,现在也是200块钱以下的鞋根本就不会穿。

    外公今年77岁,退休工人,我当年考上大学时还给我发了3000块钱当奖励,他并不缺钱,那他是爱这种13元的鞋而厌恶贵一点的鞋么?

    显然不是,只是他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性价比最好的东西,他很自得,甚至为此高兴,年前他去市场割了一刀猪肉,回来后闷闷不乐,说,今年的肉没割好。原来是市场上卖肉的年轻人看他年纪大,给割了一块不知是奶帘子还是猪脖子肉,外婆炒肉时觉得肉没点弹性。往年倒还罢了,今年肉贵,27一斤,再加上,这么一来,他觉得卖肉的应该是有点欺负老人,所以有点失落。

    平时,外公喜欢锻炼,还经常一个人去地里散步,有时也下棋,是一个很能以自得为功的老人,我从没想过他也会有这些小烦恼。

    昨天拆后院的墙,本来不拆完,后来舅妈说都拆,外公本还想抗议,终于没有,跟我拆墙时嘟囔了一句,嫌我砌的墙不好哎。

    原来这墙是十年前他和表弟两人砌的,舅妈早就忘了,而外公还记得,现在要用水泥重新代替黄泥,他竟然有些敏感!

    有说法称,人一过七十岁,就会再次发育,心里和生理都会重新返幼,如果是从60岁来算,七十多岁正对应着少年人的青春期,正是最容易重新梳理观念,对事物最是敏感,这当然只是题外话。

    哈哈,这人活一辈子,其实从小到老,都是在自己的观念下动情绪,每件小事都是如此,前几年外婆听我说自己学佛,还把她包了几层油纸的毛笔抄写的佛经给我看,但是我昨天告诉她,我从今不信佛道,不拜神佛,她似乎有些失落,但没多说。

    围着吃肉食时,我就在想,信佛时,也没见有多少功夫,但是那些观念先是吃了不少,好男儿正是纵横湖海恣意汪洋的时候,却总是好像身体有个权威在随时准备抽自己,似乎没有明面上禁止做什么,但是总要做什么道德模范一样的藏着自己,直至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能像十五岁一样自在。

    为啥又说到十五岁?因为我那时高二,看了一本书,道德经,还他娘背了一段时间,从高二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深沉了,那是一种比较可笑的深沉,本来我行事从来跳荡张扬,不计后果,从那以后,就变了,其实也没怎么精研道德经,就是11块钱买回家的书,我总觉得在地里拔草都好像能背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还觉得自己很有体会,这也不能说是好是坏,我那时竟然找到了一些关于导引服气的书!

    其实学佛得到很多,再接触辟谷,看了一些东西,今天说观念,开头说谁在控制我,这是有原因的,回顾自己这短短十年,许多巧合,当时只道很理直气壮地过来,现在回想,很难理解当时为什么那么做,只能在这里推测,这巧合之多,肯定是因为世界之上,还有规则,不然何来这么多明显的巧合。

    有些观念已经变成我们的生命,比如,我是男的,我要承担责任,要理性。我当然是男的,但是男的就要承担责任,责任又是从哪来?许多事情,世界给这事打上责任二字,男人就赶紧上去认领吧,即使心里一万句不情愿。要理性,因为感性是女性化的词,这么说,女性就要更多感性,少点理性?男人感性多了是不是有点娘?哈哈,女性如果都被自己和社会洗脑了,要多感性,少理性,岂不是有点轻贱自己,随便哭闹耍泼?这种有对立性的、偏一半的信念,最少让我们失去一半的能力。

    有更多的观念还在时刻燃烧人的无聊的时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洒扫问对,不能说这里面的观念不好,这些东西就跟小学学的语文一样,大家都这道这个词什么意思,知道这个修辞表达什么情感,这个语气代表什么态度,大家有同样一套交流工具,才能一起为祖国做贡献(我为什么会这么正确?)但是,不可否认,大家都为此遭过罪,其实,知道这些观念,就像我们学会开车,当你考驾照时,在教练教你时,开车时当然什么步骤都不要马虎,每一步都条理分明,每个规则都要表示敬意在按照施行,但是上路之后,再这么做就有些累人。

    现在,吸引力法则把信念这种东西的重要性挑露出来,但是那仅仅是挑露,并没有做出什么理智的分析,我们现在学的东西,是关于潜意识的,我们对浅表意识上的观念进行观照,用意还原自己,这个想法不能不说是一个观念,但是,我们又同时知道,在浅表意识清醒的思维之下,潜意识是不会渗透上来的,只有当我们把观念都清除,才可以接收潜意识的能量。

    说到这里有些迷糊,又想起一个说法,我们知道我们知道那些东西,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东西,那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有过这方面的思考么?反正,我目前为止还没想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晋-竹子 + 100 老铁,666666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1: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姐姐王 于 2020-2-20 11:26 编辑

    今天继续《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文中说: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孩子,你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越多。

    恐惧导致掌控!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

    这句话展开来说,爱有时也是带着恐惧的面孔,说的不客气一些,绝大多数,99%的所谓爱都是带着恐惧的面具,因为只要你有二元对立,你所有的出发点必然是基于趋利避害。

    你要孩子多吃饭,你要你老公锻炼身体,你要父母按照你的意思去做,美其名曰为他们好都是你的爱!!

    但仔细推敲一下这些“爱”的背后都是恐惧在驱使着你,因为可以试想一下,你觉得一切完美圆满,你觉得自己安全富足,你觉得自己心里有满满的爱,你还有恐惧吗?

    你还需要去让别人改变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内心的恐惧吗?

    我们通常都是我家孩子、我家老公、我的父母、我的领导怎样怎样了,我才开心我才幸福,否则它们就是和我作对,它们就是不爱我!

    还是那句话:我的条件是:你要无条件爱我才是真爱,我们一直不觉得这样有半毛钱问题,但是你却给我出了一个最大的条件,谁都要为我而活,我的是自由意志,你们的都是自由市场。,你们要为了给我无条件的爱而牺牲,而改变,而努力。

    现在看明白了吧,扎心吧。

    同时还要提醒各位:不要把这句话变成你去攻击别人的武器!你看我妈那样管我爸就是在绑架我爸。

    你一旦这样去攻击别人,也就相当于也在拿自己的标准绑架你妈!

    那么怎么办?自己做功课!我也在苦逼的做着功课,我也希望全世界围着我转,最后我发现我连自己打哈欠这事儿都控制不了,我还能控制谁。

    文中也说到: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流水一样,很难被掌控。

    也就是说掌控者都是靠着头脑中各种所谓的标准、要求、原则等等去评判,去掌握;

    而孩子,“无根之喜”,他们的自由、他们的快乐并不需要依靠掌控什么才能得到。

    放下评判,放下执着,用心感受,你就能体会到无根之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