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24|回复: 15

4.3周 鲁-潇林林 你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4-19 0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

    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

    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因为,郁闷,是因为您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可见种种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这里。

    抱怨是一种毒药,它摧毁你的意志,削减你的热情。凡事多找方法,少找借口;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在奔跑!

    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要放弃。计较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放弃,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我们以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

    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脾气。好的心态,能激发人生最大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浙-爱的重起 + 2 给你32个赞!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0: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清玄:常想一二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让它挂在新居客厅补壁。

    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写书法了。

    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

    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意思是说我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

    看到我玩笑的态度,朋友说:“讲正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

    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

    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一幅写意的莲花。

    没想到过几个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起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的困扰,朋友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事,也不会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验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的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观想,这种观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观想。

    常想一二的观想,乃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惟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学会面对苦境的方法。

    我总是想:从前万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乐,眼下的些许苦难自然能逆来顺受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是为了他们开启莲花所准备的。

    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於思想的瞬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

    讲作者到一个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不仅喜欢童话与故事,连一本工具书,也读得津津有味。

    他很讶异,问那对父母是如何培养的。

    怎么培养的呢?

    根本没有培养。

    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两人又相爱,家里藏书又多。

    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厕所,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

    没事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

    夜色温柔,灯光缱绻,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读到欢喜处,就一起聊一聊。

    “哈哈哈,孙悟空好好笑啊……”

    “怎么好笑呢,说来听听吧!”

    也玩角色扮演,结局改编,或者写三个人的故事,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不抗拒,做得开开心心。

    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自然,在他看来,读书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件事让我很触动。

    它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

    长者如何,晚辈也会如何。

    这就是拼爹了。

    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毛新宇有个爷爷叫毛泽东式的寄生,也不是王思聪有个老爹叫王健林式的遗传,不是葛优有个父亲叫葛存壮式的继承……

    这种拼,只是权力、金钱、资源的世袭,与我所说的拼,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离开体制以前,我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

    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越多,就越发现: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

    相反,一个问题学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则一定也充满问题,比如缺爱,不平等,不自由,父母普遍文化层次不高,观念落后,视野狭隘,并且多有暴力行为。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不良少女杨纸》。杨纸的原型,是我的一个学生,追求班主任、自杀、未满14岁与6个男人上过床……

    一了解,得知她幼时被父亲抛弃,母亲酗酒、抽烟、无业,靠做别人二奶生活,她一直与奶奶呆在一起,不被爱,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你怎么不去死呢?只要不死在家里我都无所谓……”

    这样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去年的时候,我回老家,再一次见到她,已经辍了学,小太妹打扮,出口成脏,见到过往的老男人,嘻皮笑脸说:“嗨,帅哥,一起玩玩啊!”

    我请她吃饭,席间,她说自己怀了孕,是一个网友的,犹豫着要不要生下来。

    “你今年几岁了?”我问她。

    “15。”

    她母亲也是知道的,只是羞辱,只是殴打,并没有给予她妥善的帮助。

    我当时想,这孩子,怕是注定要被边缘化了。

    英国有个纪录片,叫《56UP》。

    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

    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14个人的真实一生就过完了。

    这个纪录片看得人非常难受。

    因为,它是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忽然噗地一声,戳破鸡汤、励志、幻想的薄衣,不由分说地,扎到眼前来。告诉我们13个字: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在电影里,6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阶层固化,流动困难。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

    有一个总结非常棒,它是这么说的:其实,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一。

    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

    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

    禀持不同观念的人,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支付不同的代价,导致不同的结局。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父母是无知的,就会以控制、奴役、摧残的方式,对待一个孩子,并且做得毫不自知。

    以恶的方式传递恶,以愚蠢的方式传递愚蠢。那么,在人生的奋斗链条上,孩子从一开始,就掉了链子。

    父母是开明的,就会给孩子尊重和自由。

    不强迫,不设置,接纳生命的可能,让孩子的最大压力,仅仅来自他自己,发现他的优点,欣赏他的特质,运用成人的思维与资源,帮助他放大……那么,他就比同龄的孩子,赢了一大截。

    这样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

    纵然不成才,也必然成人。

    纵然不成名,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气候。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希望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就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灵魂欠了多少账?
    这条新闻过去有些时日了,但我仍常常想起它:

      两个拾荒的男人,在小广场为争抢一个矿泉水瓶打了起来,一个当场拿刀把另一个捅死。

      这实在令人叹惜。两个生命能创造多少价值,却赔给了五分钱的塑料水瓶。当然,谁都知道问题不出在水瓶上,真正杀人的是那颗暴戾的心。拿起刀的拾荒者,想必早已在生活的艰辛、屈辱、不平里,积压了太多怨愤,他的灵魂已经是一颗到了临界点的炸弹,那水瓶只是将其引燃的一个微小导火索。

      可怕的是,大概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藏着这样的戾气,都累积着能量和成分不可预知的炸药,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疯狂和崩溃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前几天,我在停车场看到一个妈妈在教训儿子,原因是小孩把刚买的冰淇淋掉到了地上。那年轻漂亮的妈妈怒容满面,歇斯底里地吼着,用修长细腻的手抓着儿子拼力摇晃、推打,状似疯子遇见仇人,小孩被打得踉踉跄跄东倒西歪,刚开始还哭后来哭都不敢了。

      母子俩都穿得光鲜时尚,我相信那女人断不会是因为心疼一个冰淇淋而如此光火,她多半是为了什么别的事情愤怒郁结,又没办法就事论事发出去,于是不能自控地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了无辜的承受者。

      我没法谴责那个妈妈,她一定是被逼到情绪临界了才做出如此举动。谁心里没憋着一些愤怒和委屈呢?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把情绪发泄到一个无辜的人身上呢?

      这个世界,没有哪个人能真正活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算高官富商,也有要极力讨好和全力对抗的人,何况平凡的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曲意谄媚,忍辱负重,结交不喜欢的人,接受不胜任的事,被欺压,被打磨,被伤害,最终带着一肚子委屈,走向人生高点。

      快乐的人,是沿路把委屈扔掉了的。他心里有个强大的垃圾处理器,无论遭遇了什么,大体上都及时化解了,他的灵魂没有大量地藏污纳垢,也没有太多地积压易燃易爆的危险情绪,故而能够自控,也有保持着阳光健康的面貌。

      不快的人,是一直背负那些委屈和怨愤艰难行走的,想扔扔不掉,又无处安放,只能堆在心里,变成怨气和戾气,他自己也成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时刻威胁着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于是就有了因为一个矿泉水瓶或者一个冰淇淋而瞬间暴怒的场面。

      灵魂是会记账的!

      你所经历的一切好事坏事,它都会一笔一笔记录在案。

      我们要尽全力,让它记下好的,消掉坏的,保持一个正向的数值——就算攒不了太多美好,也别压一堆怨恼,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债,欠多了,不好还的。

      这个时代其实不算坏,它给了我们许多比以往更好的东西,而正是因为得到了更好的,我们才需要付出更大更重的代价。

      人类的得失守恒定律是:
      所有冲杀掠取的快感都伴随着被冲杀被掠夺的危险。

      伤害无可避免,所以自愈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要时刻对不好的遭遇和负面的情绪保持警惕,要懂得开导自己,及时地努力地排解掉心中的愤和恨。谁能及时修复坏情绪,谁就能保护灵魂的健康和安宁。

      而如果你太缺乏自愈力又太容易受伤,就必须降低欲望,不觊觎华丽琳琅,从而远离刀枪棍棒。得不到的,就不要拼命张望,别去欠自己还不起的账,因为灵魂统统都会记下,总有一天向你讨伐。

      千万别等到承受不起那一天,对着自己咆哮的灵魂说没办法了你随意。

      全面崩盘的人生,没有人愿意面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后悔太晚读到它)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一位家长说: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别让孩子跑错方向。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鲁林岳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总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学,突然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 时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倪明江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太空人”。他说,这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开了试卷,似乎就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学习新知识,二是思维的依赖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照着做而不习惯问为什么这样做;习惯有人指导他做而不习惯主动去做;习惯在很好的条件下去做而不习惯创造条件去做。
    浙大城市学院甚至尝试用中学模式和军事化教育方式来管理新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在高中时代好比身上绑了10根绳子,不能一到了大学,就把这10根绳子一下全放了,这会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我们要尝试一根一根放。”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对记者说。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案例简况: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 · 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第二位是马加爵。
    第三位是韩寒。
    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这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01. 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02. 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03.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04.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20%的人,见到你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你,总有那么20%的人,见到你就是莫名其妙的讨厌你,剩余的60%的人处于中立状态。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那个莫名其妙讨厌你的人身上,那我们每天接受到的信息就会烦恼不断。但是,如果你把关注点放在20%的喜欢你的人身上,每天就是如沐春风。   
         我的一位老师和我说过,他刚刚做老师的时候,总是关注那些在课堂上不喜欢他课程的人,越关注那些不喜欢他课程的人,他就越想去迎合这部分人,让这些人也喜欢他的课程,后来,他发现,他错了。有时候,无论他怎么做,总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喜欢他的课程。后来,他就把关注点放在那些特别喜欢他的课程的人身上,情况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在他的眼里,都是喜欢他课程的人,那些学生的反馈给他赋予很大的能量,从而激发他讲的越来越好。
    逐渐地,那些中立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人以及那些20%的不喜欢的人群中的一些人也被老师的激情和才华所感染,最后整个场域发生了变化,
    他的课程越来越受欢迎,老师生活的也越来越开心充满自信。
      人生,因缘而聚;因情而暖。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在我们的人生中,只需要做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点,只和懂你的人谈你们之间懂的那些话,不懂你的人,你可以去影响,但不必强求。世间人这么多,只要有1%的人懂你,足够了,汇聚到一起,力量就很强大了,选择同频的人在一起,人生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快乐!
           第二点,听到我们不懂的东西和不理解的事物,我们需要随时保持一颗初心,去探索和接纳。因为,也许他们站的位置我们没有去过,他们看见的事物我们没有看见。打开思维,心智,心灵,接纳所有的不同,像孩子一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
            在我们的生命中,只需做我们自己,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不喜欢的人就让他在那里吧,我们不要怨恨,不要沮丧,不要恐惧,接纳一切的发生,从此,人生云淡风轻,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尽享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安茅屋稳  性定菜根香
          《明心宝鉴》里有一段话: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心若不安,人就永远不会有“稳”的感觉;而心中的欲望太强,就永远无法过那种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于朴素宁静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简静的潇洒从容。
      身要安,性要定,当然首要心安。“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心安定了,个性就安定了,个性安定了,身也就安稳了。一个人身心都在稳定安适得状态下,就会住茅屋都觉得妥当,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
      喧嚣的社会里,人心多处于浮躁之中。碰到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自乱阵脚,慌乱愤怒怀疑等等情绪,就足以让人茶饭无心,食不知味。即使山珍海味当前,还是食难下咽,哪里还吃得出饭菜香?只因心不安定,很多人住的是华屋,出入有名车代步,但终日烦躁苦恼,豪华的房子对他来说反而像个牢笼,根本无法享受安稳的生活。
      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说法:“住茅屋便身安稳,菜根香让人性安定。”人类文明进化到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反思并尝试,如何在过度开发的环境中,再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古哲贤士在仕途中极度疲惫和厌倦后,往往会选择清闲的隐居,或登山择屋,守候一田茶树,静送日升日落,读自己想读的书,自己自足,作一个充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管花树茶的“小隐”。更有甚者,看破红尘,身处闹市而心如止水,纵然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心情归一,这种可算是“大隐”,却是我辈极难达到的境界。
      身处现代城市喧嚣中的我们,其实更向往“小隐”的生活,盖一间茅屋,在清山和秀水的夹角,种一田茶树,在种茶和品茶中找到生命的坐标。早晨,推开格子窗,有一轮红日从山的底角升腾。傍晚,又见一轮红日在彩霞的映照下徐徐回家。何等的逍遥!何等的让人舒畅!晚风一吹,更吹开思绪,吹灭世俗的灯,吹醒了本真的自我。像余秋雨说的“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然而,向往终归是向往。人就是这样,行动永远也赶不上思维,如果真正给你小隐的生活,我们又有几人会去选择那返璞归真的生活呢?那只是依附在我们心中另一个自我的一种憧憬和遐想吧!
      小隐隐于身,大隐隐于心,心若安定,身在哪里又有何妨?既然小隐难隐,那就让我们去尝试身虽居闹市,以小隐之心成就大隐之心境——心安性定!
      一个人穿得朴素整洁,何必艳光照人?吃得三餐饱腹,何须山珍海味?住得防风避雨,天伦得以团圆,何须高楼大厦?行得健步如飞,何须鲜车驽马?
      内心不安宁的人总喜欢向外攀缘,盲目地追求名利财色,而且“这山望过那山高”,比来比去始终没完没了。如果能将这攀缘的心收回来,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能安能静。儒家说:“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得下来的人,生活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有义意。相反,不能向内观照、一味地向外追逐名利的人,则永远活在空虚与烦恼中。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物欲横流的现代,人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其鸢飞鱼跃、活活泼泼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淡然空灵而遗世独立,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1: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
    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
    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
    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惟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那么,让什么东西觉醒呢?当然是你身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它们很可能沉睡着,所以要觉醒。
    我认为,人身上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
    首先,你是一个生命,你因此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
    第二,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我。
    第三,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
    这三者概括了你之为你的本质。
    因此,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1
    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
    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
    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
    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人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的快乐。
    你诚然可以去追求其它种种复杂的快乐,可是,倘若这种追求损害了这些单纯的快乐,其价值便是可疑的。
    2
    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
    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
    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
    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
    可是,如果你想到,世上只有一个你,你死了,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活;你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你,——那么,你还有必要在乎他人的眼光吗?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
    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
    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
    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
    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3
    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惟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
    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
    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
    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惟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
    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
    灵魂是基督教用语,用来指称人的精神性自我。汉语中“灵魂”这个词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灵”和“魂”。
    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自我意识,也就是有一个“魂”。
    在基督教看来,这个“魂”应该有一个神圣的来源,就是上帝。《圣经》里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其实上帝是没有形象的,完全是“灵”。
    所以,“魂”是从“灵”来的。
    可是,在进入肉体之后,“魂”忘记了自己的来源,因此必须和“灵”重建联系,这就是信仰。
    通过信仰,“灵”把“魂”照亮,人才真正有了“灵魂”。
    哲学(包括佛教)不讲灵魂,讲智慧。汉语中“智慧”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智”和“慧”。
    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认识能力,就是“智”,因此能够把自己认作“我”,与作为“物”(包括他人)的周围世界区别开来。
    但是,“智”的运用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识,就是超越物我的区别,用佛教的话说是“离分别相”,用庄子的话说是“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慧”。“智”上升到“慧”,人才真正有了“智慧”。
    在我看来,信仰和智慧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二者殊途而同归,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的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
    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
    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
    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
    第二,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
    在相反的情况下,精神性自我不觉醒,人第一会沉湎在肉身生活中,境界低俗,第二会受这个肉身遭遇的支配,苦海无边。
    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点评

    谢谢您的分享!感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4 20: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7:59
  • 签到天数: 124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9-2 08:3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超赞!分析的经典,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10 14:17
  • 签到天数: 18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9-3 14: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你学习,辟谷快乐,感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7:59
  • 签到天数: 124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5-3 06:3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的好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5-23 22: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太棒了。长见识,有悟性。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07:55
  • 签到天数: 1550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7-5-24 2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林林 发表于 2016-5-17 11:39
    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 ...

    谢谢您的分享!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15 06:41
  • 签到天数: 979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7-9-5 21: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15 06:41
  • 签到天数: 979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7-9-5 21: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7-10 22:0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要放弃。说的太好了!我学习了!谢谢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