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84|回复: 24

以情制情 (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8 2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情意的变化,如徐春圃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所谓变病多端,就是说有许多疾病都是由于七情太过所引起。如果七情过度,超越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致使诸多疾病发生。不少科学家甚至提出,有60~80%的病都是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正如著名长寿学者胡夫兰法在《人生延寿法》一书中所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天亡的,就算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又怎样治疗因情志而引起的疾病呢?历代医家一致认为,情志之病,必以情治,针药难效。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七情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和防止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这就是以情制情康复法,以情制情康复法,是指以事物,言行为手段,激起病者某种情志变化,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忽胜思”,“忧伤肺,喜胜优”,“恐伤肾,思胜恐”。并主张“以恬愉为务”来调节人的神情,这些原则为以情制情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对《黄帝内经》提出的以情胜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理解,富有独到之处,他指出:“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指出:“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癫痫狂妄之证,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所能疗也,须诊察其由以平之。怒伤于肝者,为狂为痫,以优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于心者,为癫为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于肺者,为痫为癫,以喜胜之,以思解之。思伤于脾者,为痫为癫为狂,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伤于肾者,为癫为痫,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悲伤于心胞者,为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尽管谈的只是癫、狂、痫证,却总结了前人的丰富经验,为具体应用以情制情法树立了典范。情志之病,当以人事制之,对同一病证要分析其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情志影响,才能达到治愈目的。在使用以情胜情法时,一定要注意取得病人家属的配合,并掌握施行情志治疗的时间,要在病人有所预感时,再进行正式的清志治疗,不要采取在病人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突然地进行。而且还要掌握病人对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以便选择适当方法,避免太过或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以恐胜之,又叫惊恐疗法,此情志疗法适用于神情亢奋、狂躁的病证。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在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病人便渐渐由怀疑不安而产生恐惧,又由恐惧产生悲哀,认为医生不再来是因自己患了重病。“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日: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这个病例说明了在医生采取按脉失声与取药数日不至而取效,此即“恐胜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开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滞的一种疗法,它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名医类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余不寐,无药可疗,其丈夫求张子和治之,张看后曰:“两手脉惧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文夫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例子说明了思之过甚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以喜胜之,又称笑帛对于由于神伤而表现的抑郁,低沉的种种病证,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之目的。1985年《山东中医杂志》载:张爱国医师治疗宋××,男48岁。患者平素健康,4年前因母卒于冠心病而大悲哭之,渐觉心下痞闷,继则少寐心悸,多愁善感,肢软头昏而长休。延医多人,针药无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忧恐太过而造成志凝神聚的精神状态,宜疏利枢机。遂让其先看心脏病诊断标准,并假物设喻,剖析病例给以安慰,鼓励其从中摆脱出来。患者渐开悦色,疑云顿消。为持久地转移病痛,乃又教其睡前床上练八段锦,晨起练太极拳,精神体力日臻转佳,并于同年5月恢复工作。本病例就是医生把事实、比喻和科学的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剖析,从而解开了病人的疑团,促进了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以悲胜之,是根据“悲则气消”的作用,促使病人发生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类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合和抑制亢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哭为快的病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门事亲》中载:张子和治一妇人病,问病人曰:“心欲常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谓。”张又曰:“少阳相火,凌灼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而为诀也。”于是,张子和鼓励病人尽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病例为木火的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边其痛哭以宜泄之,使其调达而收效。还可以经常听一些节律低沉,凄切悲凉之曲,如蔡文姬的汉未古曲《小胡茄》、贺绿光的《天涯歌女》、《四季歌》、黎锦光的《葬花》等,使人在悲哀的乐曲声中消除怒气,调节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怒,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事,也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如《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雄姿英发,驰骋疆场,统帅几十万大军,为何能被诸葛亮气死呢?原来周瑜刚愎自用,心胸狭窄,自作主张“讨荆州”由于惨败巴五,大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临死之前,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0: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暴怒往往会使人断送生命。林则徐把“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古铭,想来很有道理。当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过速,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有可能由于严重心律紊乱,或者诱发心肌梗塞而猝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