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53|回复: 5

净在修心----第十二次十四天过午不食第九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2 20:47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2-9 00: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大吉祥 于 2017-2-9 00:31 编辑

    2017年2月8日,农历正月初十二,第十二次十四天过午不食第九天。
    慧能,唐代高僧。生于广东新兴,少时父亲早亡,卖柴养活老母。
    一日,慧能在街市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于是到湖北黄梅,参拜说此经的五祖弘忍大师,愿求作佛。五祖随口说﹕你是岭南未开化的蛮人,哪里能成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五祖看出慧能有根器,但见左右弟子众多,却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
    一日,五祖命各徒弟作偈,若悟大意,将选为继承人,作第六代祖。
    大弟子神秀作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见神秀偈,在诸弟子面前赞许说:依此偈修,可以免坠恶道。令弟子烧香礼敬。三更时却唤神秀入堂说:此偈未见本性,你回去再作一谒给我看。
    神秀苦思数日,作偈不成,心神恍惚。
    慧能是干杂事的,没有资格参加这场选择继承人的考试。他在礁房,偶然听到神秀所作谒,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因不识字,请人写在壁上,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
    慧能所作谒,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务,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故而胜神秀一筹。
    众弟子见了,大为惊叹。五祖怕人忌妒慧能,就用鞋擦了,说:也未见性。众弟子深以为然。
    第二天,五祖偷偷来到碓房,见慧能负着石碓奋力舂米,感叹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该这样啊。于是问:米熟了没有?慧能答道:米早熟了,只差没有筛子。五祖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慧能会意,三更时来到五祖住处。五祖为慧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三更受法,没有一人知道。五祖又把世代相传的衣钵正式传与慧能,令他为第六代祖,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五祖吩咐慧能:你必须快快离开,否则怕有人会害你,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分讲出来,免得僧人来争夺衣钵。  
    慧能急急逃到韶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于是避难于猎人队中,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
    一日,慧能想,现在是弘法的时候了,不能逃一辈子。于是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法性寺主持印宗法师讲经,风吹幡动,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众人大惊,印宗法师说:行者定非常人,久闻五祖衣法南来,难道是行者吗?慧能说:不敢。于是取衣钵出示大众。不久慧能来到曹溪宝林寺,在那里开山传法。从此,形成禅宗的南派。
    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小结:全天便便2次,体重正常。晚餐喝红枣水。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人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惠能曾告戒僧侣法达,不要错解法华经中意义。神秀把佛教理论“戒、定、慧”解释为:“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而惠能则另有不同解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然而,惠能亦一再强调“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所以认为顿渐只是假名,佛法只为一乘法,“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惠能圆寂后,其弟子们将其经历和言论录整理成《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经典。
    坛经分为十品,经中讲述惠能的生平、拜师学道、开示公案和临终嘱托等。
    坛经中提到南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净在修心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禅师说。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坐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们听后都感到有些迷茫。
    慧能禅师接着说:“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才能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心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生愚痴,处处都是苦海。”
    禅师的话唤醒了弟子们,他们终于醒悟。
  • TA的每日心情

    2017-7-27 11:07
  • 签到天数: 91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7-2-9 1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感恩分享!

    点评

    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2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1-17 22:04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2-9 1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

    点评

    南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2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2 20:47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21: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豫空竹 发表于 2017-2-9 11:12
    拜读了,感恩分享!

    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2 20:47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21: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沧海一声笑 发表于 2017-2-9 12:09
    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

    南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